“牢牢把握语文教学主心骨”漫谈之八怎样以默读为重点设计教学主线

更新时间:2024-03-12 点赞:11543 浏览:3886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学生在课堂上应经历一个“不懂一懂一不懂”的过程,要让学生带着不足走出课堂。这是很有见地的。很多课文在学完之后,可考虑安排一个质疑的环节,让学生带着不足走向课外。

四、高段默读教学主线的设计

高年段的默读,课标有如下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读,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与课标的目标相匹配,人教版高年级教材在很多课文尤其是长课文后面提出了“快速阅读课文”的要求。由此可知,高年级的默读,应以提高速度为主要目标。
在当今知识激增的时代,具有速读能力已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之一。欧美、日本等国家,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就已十分重视速读练习。美国总统肯尼迪、卡特等入主白宫前,都接受过速读练习。去年,日本的一套小学6年级阅读水平测试题,题量达8000字,假如学生每分钟只能读200字,那么光读完试题就要40分钟,已无时间做题。可见,重视速读,是当今世界教育进展的走势。
然而,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却很少能看到像模像样的速读练习。最多,让学生花几分钟快速读一遍课文完事,随着就进入精读。速读,极少成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因而学生速读能力的提高也便很丢脸到实效。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教师应有意识地每学期选择若干篇课文进行速读练习,并围绕提高速读能力设计教学主线。下面提供两种设计思路供老师们参考:
1,检测式速读
第一步,速读基本练习。做若干卡片,分别写上4个字、6个字、8个字的词句,每张卡片让学生看半秒钟,然后说出内容。要求:扩大视幅,一目多字。
第二步,尝试速读。以课文中选一段二三百字的话,一分钟内读完,读后能回答与基本内容有关的不足。要求:快速阅读,捉住主要信息。
第三步,快速阅读全文。限时“起始阶段可制约教学论文在每分钟300字左右,以后再提高要求。假如课文有2000字,可限时6--7分钟。(不可提前预习)
第四步,测试。精心设计测试题,侧重了解学生捕捉课文主要信息的情况以及初步的感悟、浅析、概括能力,一般以5题或10题为宜,多用选择、填空题,便于快速记分。测后反馈,自己评分。理解率达70%以上有效,否则无效。
第五步,总结。速读结果,学生之间会有较大差别。要侧重让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留意紧扣速读的两项基本要求。立足于推动教学论文全班学生速读能力的进展。
以上步骤,是以提高学生的速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与此同时,学生也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基本线索,并对文中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等作出初步评判,多元目标同时达成。
2,篇带篇式速读
学完精读课文或略读课文后,可以再选一篇有相似点的课文让学生速读。如教完人教版6年级上册的写景文《山中访友》,可以选择本册选读课文《林海》让学生速读;教完《少年闰土》,可选择本册选读课文、同样是写少儿生活的《社戏》让学生速读;教完《最后一头战象》,可选择本册选读课文、同样是写动物的文章《军犬黑子》让学生速读;教完《一面》可选择本册选读课文、同样是写人的《军魂》让学生速读。以上所说,只是把速读延伸到本册的选读课文;我们的视野还可以扩展到以课外选文,还可以一篇带两篇甚至三篇,这样来推动教学论文学生阅读速度的提高。
教课文,传统方式是单篇教学。6年时间,300来篇文章,均采用一篇一篇教的方式。这种方式会让学生更多地关注每篇课文内部的知识,而较少关注篇与篇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的学习往往长期停留于“个例”感知,很难上升到“种别”而形成知识结构,语文能力的提高就会很有限。“篇带篇”式的教学,既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又利于扩大阅读量,还利于学生通过比较形成知识结构,一举数得。以上两种速读练习思路,只是例举。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造更新奇、更有效的设计思路。

(责编 李景和)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