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语文教学革新与继续

更新时间:2024-04-01 点赞:5747 浏览:2027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我们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对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决不能全盘否定,要批判地加以吸收,特别是对优秀的语文教育传统,要认真学习和运用,并把它发扬光大。革新教学论文的目的是为了进展,革新教学论文不是搞全盘否定。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革新教学论文继续正确把握
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应该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与时俱进。因此,语文教学的革新教学论文,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就我们新中国成立以来,单以语文教学性质的定位上看,就经历了四次演变:1956年以前对语文性质的定位是“夸大思想性,摒弃工具性”,[1]这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1963年-1995年的大纲,大纲要求语文学科要“凸显工具性,兼顾思想性”。[2]第三阶段是2000年的大纲,要求语文教学要“夸大工具性,兼顾人文性”。[3]当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进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革新教学论文精神、合作精神和开放的视野,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有提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面对如此频繁的变化,我们奋斗在语文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有很多的确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以。面对革新教学论文,在广大的语文教师中,常常会出现下列几种情况:
一是看一步走一步,持观望态度。
二是抱着传统的教育方式不放,思想守旧。
三是盲目跟进,不能深刻领会革新教学论文的目的,完全抛弃传统,人云亦云,邯郸学步。
实在,革新教学论文的目的是为了进展,革新教学论文不是搞全盘否定。我国的语文教学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优良的传统。就“知识与能力”这块而言,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大部分教师转变了传统教育中只注重知识传授的不足,而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摆在了重要的位置,这是对传统教育的一大突破。的确,千百年来,在“学而优则仕”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传统的语文教育出现了很多弊端,教师实施题海战术,为了入“仕”,苦练八股文,有的是“头悬梁”、“锥刺骨”的精神,搞的是为“仕”而苦学。然而,他们即便“入仕”了,也很难适应那些繁杂的公文,只能靠幕僚或师爷帮着处理。这些,当然已经和现代社会的进展不相适应,但是,我们也应该留意到语文优秀传统教育的巨大影响。
“知识与能力”是《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之一,再来看看我们的课堂:学生敢于提问,大胆评议,整个课堂气氛浓郁,这的确有利于弥补传统教育死气沉沉的弱点,给烦闷的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但是我们却发现了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不足,就是大部分课堂特别是很多公然课、示范课,堂课没有写一个字,作业也只是像征性的表示有这个课堂环节,课堂呈现的是虚浮的热闹。众所周知,学生的能力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试想,学生的基本功没了,还谈得上什么能力?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还必须重视学生写字识字方面的书写练习,加大对学生书写、字词的积累指导,写字写作习惯的培养。在这方面实在革新教学论文并未完全抛弃传统,而是有所继续的。比如我国古代语文入门教育中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哪一部不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哪一部部注重识字教学?就《新课标》而言,在这方面也做了硬性的规定。比如第四学段规定:学生要熟悉3500个常用汉字,会写3000个常用汉字等,还有就是语法,《新课标》要求淡化系统讲解,不是不讲。但我们很多老师初中三年根本就没提过,学生连常见的名词、动词、形容词都不知道,还谈什么语文?难道这也是革新教学论文?
就“过程和策略”而言,《新课标》提出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4]的教学方式,在提法上是一大特点,它转变了以往教学重结果而轻过程、教学策略单一的做法,运用多媒体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现在的不少课堂却出现了“虚”、“假”、“杂”、“闹”、“偏”的现象,甚至还有部分老师为迎合新理念而作“秀”,初中九年级课本中《心声》一文虽是小说,它却反映了语文教学革新教学论文中出现的这一弊端。实在“探究式”教学古已有之,比如初中七年级《咏雪》一文中的谢太傅面对纷纷扬扬的大雪发问:“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我想,这就是我国古代“探究式”教学的见证,也是我国优秀传统语文教学的见证。
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国自古就有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说法。
总之,传统的语文教育无论在思想道德文化的传承,还是在方式策略上,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的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今天的很多教育思想和要求实在就是语文教育传统的另一种提法或者与传统交融之后衍生出的新的作用。因此,我们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对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决不能全盘否定,要批判地加以吸收,特别是对优秀的语文教育传统,要认真学习和运用,并把它发扬光大。这样,才不至于在教学中迷失自我。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p3第二行.
[2]《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p3第三行.
[3]《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p3第四行.
[4]《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p18第十三行.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