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曹刿论战》教学看语文教师学、教、研

更新时间:2024-03-04 点赞:22069 浏览:970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教师职后的进展,根植于学习,落实于教学,进展于探讨。学、教、研三位一体,相辅相成,忽略其中任何一项都将给教师的进展带来极大的危害。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健康进展尽心尽责,而在进展学生的同时也必须进展自己,完善自己。笔者结合《曹刿论战》探讨语文教师如何通过学、教、研求得自身的进展。

一、根植于学习

当前知识的增加呈现出新知多和老化快的特点,加上获得知识的渠道的多样化、便捷化,作为“知识获得的先行者”的教师相比于他的教育对象,已没有多少上风可言了。语文教师的处境则更加艰难。没有适量的知识储备,是无法胜任教学任务更无以进行探讨的。(1)学有涯。生命是有长度的,它决定了学是有边际的,主要体现在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两方面。首先是学习时间有限。现在教师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极其有限,语文教师由于批改作文时间更长些,天天要挤出一个小时用于学习都有较大的难度。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辅导,朝七晚九,学校不光有纪律来“引导”教师就范,还有主管机关和社会气力加给的大量非教学的“中心任务”,不堪重负的教师假如还想多学点,就得利用12小时以外,利用节假日。其次是学习内容有限。任何一次学习培训,任何一本书都有个限制的范围,每个范围以内的学习内容都不可能难到使人无法了解掌握的地步。拼音字母就那么二十来个,中国汉字就那么五六万个;《左传》就那么一册,《曹刿论战》就那么一课。(2)知无涯。人生命的长度有限,但生命的宽度是可以拓展的,这宽度是个体打造生命品质的可以自由支配的空间。人类已知的知识对个人而言是浩如烟海的,更遑论未知的知识了(未知的能否叫知识还值得探讨)。真正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网状的,钉死在某个点上的仅仅是没有灵魂的躯壳。以纵向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实践经验和论述知识越来越丰富,知识没有终了的界限;即便是对前人活动的探讨也将随科技的进展而趋于细致和深入。以横向看,学科门类就像森林一般,你掌握了很多学科的知识就像把你四周的树木砍倒了一圈,而四周竖立的依然是树木。教过了《曹刿论战》,我们会发现即使是这样一篇短文,我们也要捉襟见肘——政治上,“人”与“民”有多大区别,“弗以”的该是何“民”,“乡人”是何等人?齐国大张旗鼓来“伐”的动机是吓唬还是侵地,或是对(庄公九年夏天)鲁国伐齐的报复?军事上,齐军是谁率军、战车多少?去年乾时获胜是否使之轻敌?社会生活方面,曹刿是否集中体现春秋时期尚武、重义、轻死的社会风尚,曹刿咄咄逼人的口气是否合“礼”,曹刿凭什么在战场上指挥庄公?

二、落实于教学

学校教育的根本在于课堂教学,教师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直接联系到学生学习的质量。教师的学习和探讨最主要的是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所以教师必须作到厚积薄发和游刃有余。(1)厚积薄发,这是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学问功底。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这就注定了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拿《曹刿论战》背景来说,教师该了解中国的政治思想史,夏商周以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但庄公与曹刿关于“神”与“民”的论述,表明了春秋正处于以重神变为重民的转型时期;该了解西周到春秋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社会分成不同的等级;该了解诸侯国之间的外交,复杂的战与和的联系,特别是姬姓与他姓的联系,封国的分野;该了解春秋时期经济的进展,以青铜到铁器、以人力到牛耕,农业和手工业的进展对国家的影响;该了解春秋的军事,知道春秋初期的战争以没有超过一天的翻,主要形式是车战,而奴隶和大多数的平民是没有机会上战场的,戈和戟是主要兵器;该了解庄公九年、十年和十一年鲁国的三次战争。也该知道《春秋》与左氏、谷粱、公羊三传的联系,知道参照《国语》尤其是《鲁语(上)》和《诗经》;知道鲁庄公这个历史人物和齐鲁两国的国力概况以及两国之间的复杂联系等等。(2)游刃有余,这主要是要求教师必须讲究教学策略,特别是必须留意不要把教过了认定为教会了。首先是教法。教师面对不同班级和不同认知能力的学生就要有不同的侧重点。文言文注重讲读,背景、作者、字词、语法等,应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地取舍。例如战车“乘”,各国规格不一,战马数量不等,车上职员各异,车右车左南北有别,步卒随员不同,同样的内容有的学生可能津津有味,有的则会昏昏欲睡。朱熹恐怕是最有感受的,“教学者如扶醉人,扶得东来西又倒”。教无定法,重在实用。其次是学法。宋代陆九渊说过:“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要引导学生比较和质疑。曾有学生问“既克,公问其故”,说打了胜仗还不知道是如何取胜的,足见“肉食者鄙”,有的同学不赞成,以为庄公是平易近人、以善如流的,说乐意接见曹刿、对曹刿逼问不以为忤,战场上放手让曹刿发号施令,足见胸襟开阔。有同学以为凭“一鼓作气,再衰三竭”的判定来指挥作战是要误事的,战场上是必须抢先机的。后发往往受制于人。学法重在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思索是第一要务。

三、进展于探讨

每个正常的人都渴望进展,教师更须在进展学生的同时进展自己;教师的进展得益于自身的探讨,渴望进展并付诸探讨,才能切实提高自己。一线的语文教师在探讨中最值得留意的是,应具有不足意识和贴近实际进行探讨。(1)不足意识。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是探讨的主要目的,在一线教学的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自我观察、思索和判定,来提出不足、浅析不足和解决不足。首先是有不足才能进行探讨。有疑就得问而不能随意下结论。不少人以为曹刿是个乡下普通百姓,他挺身而出保卫国家利益。我以为曹刿不一定是曹沫,但一定是世族阀阅。一是以乡“人”的规劝可知,没身份的《春秋》是不把他当“人”看的;二是以“乃人见”可知,一般贵族难以轻易进见国君;三是以“公与之乘”可知,司马、上士谁有资格可以与国君同车;四是以战场指挥情况可知,他扔下句“战则请以”,庄公就得请他同上战车;战场上他或鼓或否,庄公绝无二话;五是以说话口气可知,曹刿语言犀利、条理分明,庄公小心应答、低声下气。其次是不足决定探讨的档次。不足应该是自己熟悉的、有探讨作用的,可表述的、可操纵的。不妨举个低级的不足为例,在多数人看来春秋时齐国极强鲁国极弱,似乎要没有曹刿则鲁国就岌岌乎殆哉。实际上,在齐桓公称霸时,齐也仅有三军(共三万人),鲁史记载鲁昭公八年鲁国已有“革车千乘”,绝大多数专家以为,春秋“乘”制为30人。又据《左传(哀公十一年)》称,(前484年)鲁国仅用大夫季氏之甲七千,就打败齐师。(2)贴近实际。生活中不乏不足,实践中不乏不足;课本里有不足,课堂上有不足;文献中出不足,思索中出不足。有不足就要探讨,有探讨才能进展。首先是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一是找准定位,包括自身的知识情况教学论文和服务能力。问自己是否胜任语文学科的教学,以备课到上课、以批改作业到辅导,自己能把握目标和完成预定任务吗?自己的学习和探讨等方面的能力如何?二是瞄准高位,也就是找准自己的进展方向,预设步骤,设想困难,加强与同事的沟通,加夸大整监控,避免像齐军那样声势浩大讨伐来,偃旗息鼓败绩归。其次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生在校,需要学会学习,学会存活和进展,教师要着力培养他们的建构力、想象力、批判力和创造力,语文仅仅是他们手头的一样工具,语文教师就是要力促他们学得活用得活,而不是反过来把学生当作应考的工具。
学、教、研并进,教师才能长足进展。叔本华说过,“我们读书的时候是在用别人的头脑思索”,我们用别人的头脑加上自己的头脑,只要愿意并进行思索,只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坚持“三位一体”,灿烂的阳光就将长期陪伴着我们。
(责任编辑:梁 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