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通识教育问题及对策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26 点赞:16441 浏览:7159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通识教育是起源于西方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对东西方教育思想的发展影响深远;作为一个内涵丰富,多维度、多阶段的思想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当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不是研究者凭空想象的结果,而是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它吸收了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思想、西方自由教育思想、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中国近代通才教育思想,是充分吸收这些思想站在全球化高度对我国大学教育实践问题进行反思的结果,是在反思实践中不断提升大学教育理论的一次尝试。站在全球化的角度,用通识教育标准来考察我国当代大学教育,我们以为|教育论文网|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存在传统教育观念和通识教育观念冲突问题;书本知识学习和实践环节的脱节问题;注重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的被动教学方法,缺乏夸大|教学论文网|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研究的教学氛围问题;注重记忆性知识的测验、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有效测试的教育效果评定机制等问题。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只有实现通识教育体系,才能体现其应有社会价值,所以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是进行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当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必须构建起追求“真善美”三位一体的通识教育价值观,设置科学与人文知识融合的通识教育内容,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创新能力的通识教育的具体教学模式,建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衡量内容的教育评价机制。实践通识教育理想体系,解决当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问题,必须从教育价值观、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大学教育的整体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校的良性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关键词】: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体系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3-4Abstract4-8引言8-16(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8-9(二)文献综述9-13(三)研究思路和方法13-14(四)创新之处14-15(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不足之处15-16一、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溯源及必要性16-30(一)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溯源16-251、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思想16-182、西方自由教育思想18-213、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21-244、中国近代通才教育思想24-25(二)中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25-301、实施通识教育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262、实施通识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6-283、实施通识教育是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最佳途径28-30二、当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问题及原因分析30-40(一)当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凸显的问题30-371、传统教育观念与通识教育观念的冲突30-332、大学教育实践环节与通识教育理念存在差距33-37(二)当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37-401、大学自由教育精神根基的薄弱37-382、功利主义的强势传统383、传统大学学科制度和管理体制的缺陷38-40三、当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40-52(一)真·善·美三位一体教育价值观的构建40-431、求真的科学40-412、内心的至善41-423、完美的审美意识42-43(二)全面发展的通识教育内容构建43-461、科学和人文知识的整合44-452、“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融合45-46(三)突出主体创新能力的通识教育教学模式构建46-471、学生主体创新能力的培养462、通识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46-47(四)体现大学生主体性通识教育评价机制的构建47-521、体现大学生主体性德育评价机制的构建48-502、体现大学生主体性业绩评价机制的构建50-52四、实现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对策与路径52-61(一)树立科学的大学通识教育理念52-541、“以人为本”的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提升532、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念的整合53-54(二)建立跨学科综合研究型通识课程54-561、通识课程体系中体现人文与科学的融合54-552、跨学科综合研究型通识课程目标的构建55-56(三)唤醒学生的主体性意识,突出本土文化主体性地位56-581、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唤醒56-572、本土文化主体性地位的突出57-58(四)营造和谐校园环境,坚持教育可持续发展及终身教育理念58-611、和谐校园环境的营造592、教育可持续发展及终身教育理念的塑造59-61结语61-63参考文献63-67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然发表的论文67-68后记6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