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比较法运用

更新时间:2024-02-16 点赞:12707 浏览:560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比较就是确定事物同异联系的思维过程和策略。它的实用范围极为广泛,在文学、法学、政治、经济等领域中早就普遍广泛地运用了。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发现有创造。笔者以为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妨也可以尝试运用比较法。
由于作家思想素质、文化修养的不同,在文章中体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是不相同的。为能把握文章的思想特点,领略文章的艺术特点,我们运用比较法教学是必要的。
再以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上看,运用比较法教学也是必要的。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所以,语文教学在完成“授业”任务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运用比较法教学,可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思路宽广,能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
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途径和策略。

一、文章标题的比较法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纲。它分三大类:①限定文章体现的范围;②点明文章的中心;③确定文章的体现形式。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纲”,教会学生审题,将一些典型的标题作比较浅析,能让学生领会作者命题的严密性。如:我在教《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这四篇文章时,就将这一组题目作了比较教学,让学生一起介入讨论,使学生明确下列不足:①四篇文章的题目都揭示了时令(春、冬、夏、秋);②四篇文章的标题都揭示基本的体现手法——绘景抒怀为主;③四篇文章的标题都在时间和空间上作了规定;《春》的时间和空间最大,以时间上看,可以以初春写到暮春,以空间上看可写整个大地;《济南的冬天》,以时间上看,可以初冬写到深冬,而空间上,只能写山东济南市;《海滨仲夏夜》,以时间上看仅限于仲夏的夜晚,而空间上看只限于海滨;《香山红叶》,时间限定为秋天,空间限为北京香山,且主要的体现对象应为“红叶”。

二、同单元课文的比较法教学

课文的单元组合,是由专家精心设计的。同单元的课文一般体裁是相同的。有的在内容上是同类的。将单元里的课文进行比较,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故宫博物院》、《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这两篇均属课内自读课,我就先引导学生阅读这两篇课文的“自读提示”,然后辅导学生根据“提示”设计一个比较表格,内容有:“事物特点”、“说明重点”、“说明顺序”、“说明策略”等,上课时只捉住说明的重点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了故宫、大会堂这两建筑群的不同性质,而且只用了一教时的时间,解决了原两教时才能解决的不足。

三、思想内容的比较教学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文道结合”是语文教师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实践证实运用比较法教学还能强化课文的思想内容。如在教学《短文两篇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