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4-16 点赞:5371 浏览:1937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语文单元教学中,比较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之一。比较阅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对孙犁《荷花淀》中几个妇女寻夫时两处划船声的比较:一处是“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节奏缓慢,体现她们边划边聊,轻松愉快的心情;另一处是当鬼子出现时,她们“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节奏逐渐加快而稳定,体现她们紧张而不慌乱的神态。比较有助于练习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有效地发挥单元教学的系统上风。那么,如何进行比较阅读呢?

一、选择比较对象,确定比较点

例如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就可以联系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比较点可定在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上。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可以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在音乐描写上比较,还可以与刘鹗的《明胡居听书》中音乐描写作比较,比较点可放在形象的比喻和侧面烘托等。

二、精读作品找出其异同点并探究其理由

例如同是名家词作《卜算子·咏梅》,可比较与陆游两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并浅析不同的理由,就可上升到对两人时代、环境、世界观的本质差别的高层次的理解上。
比较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概况可有三种情况。
1.同中求异。例如学习苏洵的《六国论》,可选择贾谊的《过秦论》与之比较,两文都是史论,立意都是借古讽今,劝谏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两文均采用评述结合,但他们同中有异,异中见妙,具体体现有:(1)结构安排不同:《过秦论》采用两段式结构,第一段记述自秦孝公始至秦二世末由弱及强,由强到弱而灭亡的过程;第二段通过比较浅析秦亡的理由——“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六国论》采用三段式结构,第一段指出六国灭亡的理由——“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二段用具体事实证实论点;第三段在前二段的基础上引出教训,警戒后人。(2)组材顺序不同:《过秦论》以时间为序,《六国论》以事物的种别为序。(3)体现手法侧重点不同:《过秦论》采用先述后评,以述为主;《六国论》则先评后述,以评为主,边叙边评。(4)评论点位置不同:《过秦论》在文后,卒章显志;《六国论》在文首,开门见山。明确两文异同点,就有利于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同时对指导学生写评论练习也大有裨益。
2.异中求同。同类题材可以出现在不同体裁的作品里,而相同或相似的体现手法也可以为不同的体裁的作品采用。对不同文章的某些部分进行异中求同的比较浅析,可以发现其中的某些规律。
针对相同话题或内容,经过比较可以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例如,就“死亡”而言,固然表达的感情是相同的,但遮掩的语言不同。(1)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恩格斯是这样来写马克思之死的:“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了思想。”(2)黄宗英写演员赵丹的死:“一个演员毕生塑造角色,而时代也塑造了他自己。他是在知心的观众欢迎的掌声的殷切期待中,落下了生命之幕。”(3)对音乐家聂耳的死是这样描写的:“以23岁的青春年华,过早地写下了他生命的停止符。”在这些语境中,“停止了思想”“落下了生命之幕”“写下了他生命的停止符”的遮掩语不仅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人物的个性,而且包含了人们何等沉痛的哀悼之情。
3.相似中求异同。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知识点之间有相似但又有区别,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加以比较浅析。例如在修辞教学中借代和借喻的区别;在词语教学中近义词的区别;在诗歌教学中同题材诗的赏析;在散文教学中以《我的母亲》为题的就很多,如胡适、邹韬奋、老舍、丰子恺都写过,以《雨》为题的,巴金、郁达夫、阿灵、周立波等都写过。这些内容既有相似又有异同,仔细比较,受益无穷。比如以前的课本中有三个典型的说客形象:《赤壁之战》的诸葛亮,《毛遂自荐》中的毛遂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的蒋干。三篇课文文体不同,风格迥异,对三个人物形象的刻画各尽其妙。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比较法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顺利达到阅读目的的行之有效的策略。古人说,上善若水,而水的活动是差别性造成的,差别性本身就是学生产生比较的核心动力,本身就是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根本理由。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法,不能简单地把它看成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一种理念贯串到教师“教”的实践中,贯串到学生“学”的实践中,以而产生聪明的火花,衍生出更多的比较形式。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泽一中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