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2-21 点赞:27841 浏览:13008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比较就是确定事物同异联系的思维过程和策略。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发现有创造。我以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妨也可以尝试运用比较法。比较法教学,它涉及教与学的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教学中自觉有计划地运用这种策略去引导学生的学;二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甚至课外阅读中)自觉地运用这种策略配合教师的教。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所以,语文教学在完成“授业”任务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运用比较法教学,可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思路宽广,能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既能充分发挥授课时间的效益,又能省时省力,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比较法是最佳策略之一。我以义务教材第五册的小说和第三册的说明文为例,谈谈阅读教学中尝试比较法的一些做法。

一、比较法在小说教学中的运用

小说的阅读教学要捉住“三要素”不放,有所侧重地进行分类比较,使学生在阅读中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义务教育教材第五册第五单元的《孔乙己》和《范进中举》,将这两篇小说进行比较阅读,开拓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文的异同:
(一)主要共同点是:①人物性格的相同点——无反抗精神,甘心受封建文化的毒害,受科举制度的愚弄,热衷功名,迂腐可笑。②都用人物的语言摹状人物的心态,如胡屠户治疯前后与众乡邻的对话:“几十层地狱”的谈笑,“洗下半盆猪油”的戏谑,无不体现出艺术的夸张;咸亨酒店掌柜与酒客不紧不慢的问话,显示出鲁迅文笔自然圆熟的技艺教学论文。③人物动作用词精当。如胡屠户接银两时的“攥”、“舒”、“缩”、“揣”等动作,像电影摄影师的快摇,痛快淋漓,加强了讽刺效果。孔乙己两次付钱的动作“排”、“摸”,如银幕上的慢镜头,引起“观众”对孔乙己悲剧一生的深沉思索。④写作目的相同。两文以不同的角度暴露了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病。⑤体现形式相同——都以笑剧的形式写悲剧的内容,都有讽刺审美风格。《范进中举》是讽刺兼滑稽,是在现实基础上的夸张变形,《孔乙己》自然而不荒诞,讥讽中含有严肃。
(二)主要不同点是:①人物性格差别。范进中举前懦弱猥琐,甘受屈辱,是自卑自贱的奴才。如无端受胡屠户的辱骂还唯唯连声说“岳父见教的是”。中举后其心灵却熏染着世故圆滑的恶浊之气,此为人“丑”类。孔乙己虽穷困落魄,却自诩“君子固穷”,具有自命清高、孤芳自赏的傲气;他浑身透出一股遇阔的腐儒之风,被扭曲的灵魂中还保存着些许善良的因子,此人为“悲”剧人物。②对人物肖像神态的描绘不同。如胡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范进则“头发都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这几笔粗线条变形写意,涂抹出令人作呕的脸谱。鲁迅写孔乙己的身材、脸色、伤痕、长衫等文字,多层次精细的镂刻,凸现出可憎可哀的神韵。③人物的归宿不同。作者是以范进和其他人的狂迷来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孔乙己拖着断腿走向宅兆,无情地揭露了整个人吃人的社会。④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以范进众邻居的态度,可知整个社会追求名利的心理像瘟疫一样弥漫;胡屠户前倨后恭的自我嘲弄,讽刺趋炎附势的丑恶社会。咸亨酒店酒客的冷漠麻痹,正是作者针砭的病态社会的毒瘤;掌柜对十九个钱的念叨,解剖被病态社会异化了的人们对不幸者无动于衷的凉薄。
通过以上比较,使学生更加领略到两文各有千秋的艺术美。

二、比较法在说明文教学中的运用

以义务教育教材第三册的说明文为例,谈谈比较法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记叙文与说明文的区别。第一单元的课文都是以桥为题材,但文体有记叙文、说明文。该单元是以学习记叙文到说明文的过渡。要把握区别,留意关联,这可以采用比较法以整体把握,以局部入手。如《中国石拱桥》与《北京立交桥》的学习,可以以以下一些进行比较:①表达方式的比较(前者主要是说明,后者主要是记叙);②写作目的比较(前者先容桥的知识,后者通过报道进行讴歌);③内容不同。前者举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结构坚固、形式优美、历史悠久的特点,后者通过叙述描写赞美了首都交通事业的飞速进展。通过以上三方面的比较,记叙文与说明文的区别显而易见。
(二)说明顺序的比较。说明文的顺序以总体来说可以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公道的说明顺序,可以使文章有条不紊,这也是阅读理解的重点,以第五单元的《故宫博物院》、《以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和《万紫千红的花》为例,教读时以相关的语言因素引导学生。《故宫博物院》引导浅析作者的立足点和体现空间的方位词。“以……往里,沿着……穿才……到……走进……”等词语,体现作者以故宫建筑顺序安排文章说明顺序,建筑顺序由南到北,文章正是按照由南往北,由外向内的空间顺序来说明的。《以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先容书籍演变的五个阶段,按时间先后顺序有详有略安排材料,使文章脉络分明,条理清楚。《万紫千红的花》开头先说明花呈各种色彩是由于含有色素,紧接着说明花之变色是养料、水份、温度之变化造成的;再说花色与昆虫及人类的联系。这种以事物的内部规律和联系为依据,由现象到本质、以主到次、由因及果的结构形式,就是按逻辑顺序来说明。通过比较极易区别说明的顺序。
(三)说明策略的比较。阅读说明文必须掌握作者说明策略的运用。常用的说明策略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种别、打比喻、下定义、作诠释等。运用比较法教学易于理解各策略的作用和特点。
以第二单元的《死海不死》与《统筹策略》为例,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浅析两文各自的说明策略及起何作用。读后发现两文都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策略。前者举例说明死海的“死”与“不死”的特点,后者设例说明统筹策略的运用。不同之处是前者还运用作诠释、列数字的策略,运用传说、神话分别说明了死海的原因、海水浮力,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后者运用了下定义解说统筹策略,运用作比较找出泡茶的最佳案例,列图表使说明直观形象,具体可感。
比较法教学同样适应议论文、散文、戏剧、诗歌的教学,因初中阶段对这些文体教学的要求不高,我就不作深入的浅析。比较法还可以进行纵向的运用,如不同体裁课文比较教学、思想内容的比较教学、课文与学生习作的比较教学、文章结构的比较教学、体现手法的比较教学、句子和词语的比较教学等,其内容更为丰富多彩。它既能提高学天生绩,又能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