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2-11 点赞:8269 浏览:3268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主要以比较的方式,运用该策略应留意的事项两个方面,谈论了语文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比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纵横联比
比较,顾名思义就是把两件或两件以上事物放在一起求同寻异,弄清事物间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它能帮助人们清楚地熟悉事物的特点。教学活动以本质上说也是一种熟悉过程,教者若能灵活运用这种策略,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它不仅可以强化记忆,还可以加深理解,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中,比较有着较为广阔的空间。以主题内容到体现手法,以文章体裁到语言风格,以结构特点到人物形象等,无一不能成为比较的对象。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假如能灵活运用比较法,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比较的方式

语文教学中,比较可分为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纵横联比三种。
横比:就是把同一层面的作品的某一方面作横向比较。
1.同一时代的作家的作品横向比较,当然也可以把不同国籍的作家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了解作品不同的内容、策略和不同作者的创作风格。如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怀古词放在一起,学生通过阅读,就会发现词作者创作风格和词作思想境界的不同。再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和丹麦作家安徒生的《天子的新装》两篇童话,由于创作的角度不同,作品的主题则不同。
2.把相同题材、体裁的文章作比较。如学习宋学孟的《柳叶儿》一文,我将刘绍棠的《榆钱儿》一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比较,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及内容,以而感受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不仅避免了教师单一的讲解,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比较中学会了如何发现不足,提高了解决不足的能力。
3.把不同形式的作品(如小说、戏剧、影视剧本等)放在一起作比较,如小说《水浒传》同影视剧《水浒传》相比,让学生通过阅读交流,领悟到不同文学艺术的特点,提高其综合浅析能力。
4.同一类型作品中的人物相比较,如孔乙己和范进,两个都是旧封建时代读书者,但结局不同,一个没落残死,另一个喜极发疯,两篇作品都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教育对读书者的戕害。教者若能让学生以两人的遭遇和结局上找出其异同,这样对理解文章的主题将会有很大帮助。
纵比:是把作品放在某种进展的角度作比较。
一是以文学史的角度作比。如屈原和李白二人同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作家,诗风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李白生在盛唐,远比屈原晚很多年,加之李白一生崇尚道家思想,其诗作常流露出“古来万事东流水”特点,这点是屈原作品中所没有的。初中教材选录的屈原的《涉江》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体现了这一点。教师如能因势诱导,将会使学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学生丰富了知识,提高了浅析不足、解决不足的能力。
二是以人物自身进展变化角度作比较,如鲁迅的《故乡》一文,少年时的闰土和中年的闰土以性格上有了明显的变化。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指导学生通过纵向比较,找出人物性格变化的根源,这对理解作品的主题有很大帮助。
纵横联比:有些作品既可以作横向比较,也可以向纵向挖掘。这种多角度比较,辐射面广,将会使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更全面更透彻。我在教学鲁迅的《以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以横向方面让学生找出两种环境下人物的不同感受,再以纵向方面让学生挖掘出封建时代,教育对人性的摧残,这样纵横连比,学生对作品内容理解得就更全面、更透彻、更深刻。
不管是哪种比较,无论是以某一点,某一方面,进行单方面或多方面比较时,一定要灵活恰当的运用,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运用比较法应留意如下一些

1.相比较的文章之间一定要有类比性,即文章之间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切忌将两篇绝不相关的文章生拉硬套到一起作比较,牵强附会。似是而非的比较,往往适得其反,类比性是比较的基础,任何比较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实现比较的价值,但是有些文章类比性不易寻找。如《松鼠》同《荔枝蜜》两文都运用了描写,但两篇文章由于文体不同,描写的方式略有差别,《松鼠》一文是说明文,描写为说明服务,显得朴实而精。《荔枝蜜》一文属于散文,描写形象、具体。此时教师一定要做好指导,帮助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理清难点。
2.比较的对象中,最好应是学生熟悉的,这样就能温故知新。巩固了旧知、学会新知、还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真知,如吴晗的《谈骨气》一文,文列举了三个不同事例,我在讲解的过程上重点浅析了第一个事例,后面两件让学生运用比较法自学,结果学生按照所学的策略,积极思索、踊跃讨论,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语文教学中教者若能教会学生灵活运用这种策略,使他们在比较中求同求异,辨别真伪,这样不但激发了兴趣,开拓了思路,而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浅析不足和解决不足的能力,受益匪浅。这对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有很大作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