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中职、高职、企业联手实施软件技术课程系统书写

更新时间:2024-04-05 点赞:33366 浏览:14907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以软件技术专业开展的三二分段的教学改革为背景,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校企联合实施基于工作过程软件技术课程体系方法。
关键词:中、高职衔;课程体系;校企双主体;工作过程;
2010年我校软件技术专业参加了广东省中、高职自主招生试点工作,在中、高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好成绩。由软件技术UI班级组成的团队,先后在院内程序设计、网页设计比赛中多人次荣获一等奖的佳绩,2012年又获广东省大学生技能大赛(高职高专组)网页设计一中国免费论文网www.618jyw.com
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教学模式的探索和课程建设的改革。

一、软件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2011年对我校自主招生的两个班级学生做了问卷调查,从收到的80份调查问卷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自主招生中、高职人才培养成绩值得肯定。。从招生、考试、岗位认识、学习收获等选项来看,专业方向定位准确,学生满意度高。而对中、高课程衔接满意度低。主要原因:
(1)由于自主招生面向全省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大类招生,专业跨度大,生源学校课程基础差异大,设计的高职课程对部分同学有重复。
(2)中、高职教学方法、管理方式、专业认识等有差异。
(3)企业实践机会少,没有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教学,学习缺乏主动性。
(4)专业方向新,师资不足,课程资源奇缺,课程标准执行力度不够,教学效果欠佳。

一、改革优化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措施

(1)对口中职招生,整体设计中、高职课程衔接
为了加强中、高职人才培养的衔接,克服中、高职课程衔接难点。2010年广东省改革招生制度,我校软件技术专业同珠海一职中实行对口中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试点工作。
软件技术专业通过建立中、高职衔接联络机制,由“中职、高职、企业”专家组建人才培养的衔接研究团队,按软件技术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进行整体设计,将五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实行统一规划,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教学模式,中职最后一年采用考试分块教学,中职就业班开设就业实践课,中职升学班开设高职基础课程。
(2)以工作过程导向构建软件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
为了提高中、高职衔接的教学质量,学校在珠海政府主导下,创建珠海职教集团,软件技术专业对接珠海软件产业集群,校企共同构建以“教学企业”为主基地、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实施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引入企业、行业专家参入教学,校企共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或项目导向的课程体系。面向工作过程进行项目化教学,如建设《网页布局设计与实现》课程,以软件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界面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主线,设计课程培养目标;先分析软件生产流程,提炼出界面设计岗位的核心知识技能,进行设计面向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将知识技能分解、重构、序化在5个典型工作项目中,参见图1-1所示。
(3)以职业岗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双主体人才培养实践体系
针对职业岗位对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软件技术与工程中心、广州顶峰互动科技有限公司等教学企业或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学生经过基础技能学习后,进入第二阶段,将界面设计岗位同程序员、测试员等开发岗位同等对待,在真实项目实战中委以重任,协同开发项目。引入企业虚拟项目、真实项目为实践的学习,以真实项目作为教学内容载体,以项目真实的设计制作过程为教学过程,让学生“假题真做”、“真题真做”,真正融入到项目开发中去,进入岗位角色,提高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中、高职课程衔接几点思考

(1)中、高职课程衔接改革,教师首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中、高职教师应该加强交流学习,加强校校、校企合作,丰富实践经验,能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入工作情境中或融合在项目任务的执行过程中,为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打好基础。(2) 校企联合开发核心课程资源。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是一项新的教学模式,需要课程资源支撑,要求中、高、企行业专家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或课程标准,制定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校企联合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或是项目导向的指导教材。(3)加强转段考试过程控制。以高职招生考试为主,辅助中职平时阶段考核、素质教育、技能竞赛等成绩。优化中职教学环境,学生管理实现“高职主导”的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保证中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