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

更新时间:2024-04-18 点赞:23419 浏览:10657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心理教育是借助一定的载体,调适人的心理的活动过程。心理健康教育所采用的励志故事、格言以及说服言论等,皆是上好的语文教材。而大多数语文课文在引导学生赏析美文佳句的同时也往往给学生以心灵的启迪,语文教学与心理教育具有内容的相通性,而其由教师引导、具有共同心理特点的同学共同学习探讨的方式则是心理教育不具备的上风。
一切教育目标、内容、策略、手段都要通过学生心理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心理因素无疑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基本因素。语文学科教育要适合学生心理进展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考虑学生心理进展的阶段、水平、特点,利用学生心理进展的规律,使学生能积极接受语文学科教学的影响,以而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这一过程,与心理咨询专家对病人进行心理辅导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何其相似?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指根据学生身心进展的特点和社会进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推动教学论文学生心理健康进展的一种教育活动。而语文是一门最基础的语文学科,对推动教学论文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推动教学论文德、智、体、美的和谐进展。”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与心理教育有着目标的相类性。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操纵性导入时。创设情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这是一种心理体验在课堂开始时的渗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
我教学《落难的王子》一文时,设计了这么一段导语:“同学们现在设想一下,假如你爸爸妈妈失业或者面对公司倒闭,这个时候你的学业继续下去都成了不足,这时,你会怎么办?”同学们一开始就很迷茫,基本没有人能一下子想出自己该怎么办。由此我引A课文,让同学们去感受比我设想的更严重的打击后一个王子是怎样面对的。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把课文“读进去”了。我相信,文中王子面对困难的做法,会使同学们受到感染与教育。

二、在引导学生揣摩课文人物的心理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过程中,在与学生质疑交流之后,迅速整合关键不足,要求学生关注重点片断,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揣摩课文人物的心理活动,在阅读、想像、整合中让学生充分体悟。

1、对“我”为什么被困在悬崖的岩石架上及当时心理的关注与感受。

2、对父亲的态度、做法及作用的关注和探究。

3、创设不足情境,鼓励自由言说,内化所得经验。

三、见缝插针,在课文的教学练习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实际上在初中教材中不少文章都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特别是一些留传千古的文言文。当然,我们要找准课文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合点。
《斑羚飞度》通过对动物的描写,也告诉我们要团结协作,有集体观念,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人?这对于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孩子来说很有教育作用。
《我的信念》告诉同学们:人活着必要有自己的信念,要有自己所坚持的东西。
语文教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真是无处不在!

四、根据课文内容拓展课外阅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讲授《落难的王子》一文时,我做了一个《父亲的光头》的拓展阅读。这篇文章和《落难的王子》有些共同点:面对困难的时候要乐观坚强。一个是寓言故事,一个是真实事实,以不同角度给同学们以心灵的震撼,让他们明白,自己现在面对的一点困难算什么?
以上四个方面所述,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尝试而已,还远远不够深入与成熟,但已足以表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大有可为。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思索和倡议:
备课时要找准课文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合点,切忌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渗透时要留意潜移默化,切忌喧宾夺主;
平时对学生的心理情况教学论文要有充分的了解;
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随机应变能力。
学科渗透对于教师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努力学习论述,钻研论述,勇于实践,同时它又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为教师才华的发挥提供了广泛的舞台。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