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

更新时间:2024-02-03 点赞:23924 浏览:1078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现代社会的健康包含身体健康、心理和社会的三个方面。在这三者中,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只有身体与心理皆健康的人,才能具备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能力,以而实现社会健康。
21世纪是高科技迅速进展时期,世界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必须由高素质的人才去把握。科技的进展已使人们意识到,新世界的竞争,与其说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不如说是人才素质的竞争,或者说是人的心灵进展水平的一种较量。而高水平的心理素质来自于高标准的心理健康教育,因而我们要确实加强对社会所有成员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推动教学论文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进展的教育活动。
语文教学包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上风。语文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专心理学论述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推动教学论文课堂学习认知、情感和行为技能进展的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心理教育呢?我以为我们必须找准语文学科个性任务与学生需养成的心理品质间的结合点,使心理教育技术与教学技术互补。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以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整合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目标多偏重知识的授受,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进展。如今,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语文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元的系统,涵盖熟悉、智能、情感三个领域,这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的背景。(2)创设介入情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任何知识、技能乃至情感因素,只有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介入。杜威说:“兴趣是学生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中才能的信号与象征,显示着最初的能力。”因而,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无疑是吸引学生主动介入的有效对策。(3)进行行为实践。知、情、意、行是一个人品德结构基本要素,其中,行为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强化对事物的熟悉,深化对事理的理解。所有这些实践活动,都会给学生以震撼,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历来崇尚“文道统一”,心理健康教育实在仍可归之于“道”之列,这也就为它在语文课中的渗透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以为,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牢牢捉住以下主要内容:(1)锻炼学生坚定的意志。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励志的读物,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的策略,使学生收到实效。这样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勇于战胜困难刻苦学习的坚定信念。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进行人物形象浅析,找出课文主人公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经常的练习而形成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发现真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练习,努力转变单一思索方式,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即指在教学中不要太拘泥于书本,要有自主性、创造性、灵活性,增强自由度,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不足,让学天生为学习的主人。(3)陶冶学生积极的情感。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青少年学生的情感正处于急剧变化时期,其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境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赋予的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4)练就自我心理修养的能力。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渗透不仅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过程。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有赖于相应心理知识的掌握,更需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修养能力。语文教学中,还应留意结合教材与教学,提高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的能力。
综上所述,心理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不足。语文教学理应责无旁贷地分担这一重任。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充分开发心理潜能,推动教学论文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进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王集二中)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