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

更新时间:2024-03-10 点赞:5958 浏览:2069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通过调查问卷中的数据分析与访谈资料中的行动再现,本文以静态之社会样态与动态之空间实践两个层次展现东村这一城乡结合部的社会变迁。探讨如何尽可能减少城乡结合部空间构型过程中的不同等与不公正,从而确保每一个社会成员,尤其是底层社会群体能够获得公正的空间待遇。对国内外城乡结合部相关文献的整理,得到本文研究的若干启示,但其研究还有几点缺憾:对于城乡结合部社会样态的研究尚缺乏“深层肌理”的抽象概括与结构;对于城乡结合部主体实践的研究缺乏“一以贯之”的学术语境与理论逻辑;对于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的互构过程缺乏主体性诉求与主动性分析。所以,本文以东村为典型个案,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以口述史研究的方法再现城乡结合部三个主要群体的空间实践与社会样态的互构过程,将“社会样态”、“空间实践”与“主体能动性”融合在具体的空间语境中去分析城乡结合部形成过程与结果,其内在的社会肌理与结构,从而赋予其新的理论意蕴,使我们对于城市扩张中的城乡结合部的良性运行机制有一个更新和更高的理解。在理论框架构建上,以“空间理论”为线索,梳理了西方城市社会学发展的理论脉络。笔者以为|教育论文网|空间理论并非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转向,空间维度贯串|语文教学论文|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始终,空间理论只是在纵向上经历了空间维存向空间维权的理论深化过程。相比古典城市社会学对空间维存与空间秩序的关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将空间权益融入城市社会学的异彩纷呈的十年,七十年代后,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异军突起,以空间维权为研究重心,了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空间天生|教育论文网|过程及其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这一流派的空间研究剥离了空间权益之上的笼统与暧昧,直指个人空间权益得以公平实现的空间正义之路。相比这一宏大叙事,笔者进一步指出,通向空间正义的空间实践需要在空间生产、空间分配、空间交换与空间消费这一过程中遵循一定的正义原则。并分析了社会样态这一概念的理论传统与当下推进,以为|教育论文网|社会样态相比社会类型更能体现城乡结合部复杂混合的动态图景以及传统与现代、农业社会与产业社会的空间重合状态,可以克服社会类型划分中的二元对立及其纯净化方式。笔者着重指出,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不能用简单的客体与主体来衡量,二者之间以行动主体为连接中心,两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动、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影响。通过空间生产、空间分配、空间交换与空间消费的空间实践可以不断对社会样态进行改造,同时,社会样态也决定空间实践的方式与内容。本文通过调查数据与访谈资料的整理分析为东村的社会样态做出了概括。以为|教育论文网|东村的社会样态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从乡村向城市的过渡,主要表现在物质景观与社会生态的转变;二是从静止向活动|教育教学论文|的变迁,引发的是家园归属感的消逝;三是从一元向二元的融合,主要体现在社区管理模式的转型;四是从异质向同质的固化,指的是东村社会的底层结构化动向。在空间实践分析中,外来人口在城乡结合部的空间实践可以视为一种自发自维的现代性谋划,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为他们提供了自由活动|教育教学论文|与身份过渡的机会空间,他们以低成本的空间消费获得居住和生活的立足点,以边沿非正规就业空间的生产获得后续生活的支撑,以空间交换过程中所形成业缘与地缘的社会关系建构获得固然是暂时的,但却是相对有益的网络重构,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些空间实践努力背后的他们所承受的自我身份再造的阵痛;本地村民将城乡结合部视为可资利用的工具空间,在“旱涝保收”的心理状态下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种房”,这种空间生产在获得稳妥收益的房租之下带有一定的投机心理,期望以空间的占有,分享土地开发所带来的空间收益,面对房屋拆迁,一些村民“无赖式”的空间抗争,体现的是本地村民空间维权的弱势地位以及缺乏上下协商的缓冲空间与信息渠道,这也造成城乡结合部有序的日常生活背后所潜在的无序的空间冲突;社区管理者在资本的空间再生产过程中,将城乡结合部的空间视为利益空间,关注的是城乡结合部的空间改造所产生利益格式|教育论文范文|的协调与介入,以红头文件的话语解读、乡村的隐规则的运用以及团结大部分利益一致者屏蔽了“他者”,实现了“寸地不失”的战略目标;在土地征收中,对于本地村民相关者的抗争,以“工作岗位换取土地”、“拖”、“瓦解动员精英”“寻求正当性文本”等诸多控制与安抚的方法促成异议者的妥协,但国家征收机制、补偿标准与本地村民意愿之间的张力依旧存在;对于因集体土地出租收益中的寻租行为所产生的事件,社区管理者有理有据、合情公道地回应上级的督察,但缺乏公正透明的集体用地空间消费的程序依旧难以防止集体土地出租收益的流失。无论是作为底层群体的外来人口与本地村民,还是作为精英群体的社区管理者,他们很少将城乡结合部视为生活的家园进行建设,往往是在汲取城乡结合部空间变迁过程中所产生的空间权益,这种空间实践的取向造成城乡结合部传统集体意识瓦解后,难以重建新集体意识,在缺失集体意识的社会样态影响下,生活在城乡结合部的人们缺乏应对现代性冲击的联协气力|教学论文范文|,难以维护自身在居住空间、教育空间、就业空间、交往空间、消费空间等方面的空间权益,成为漂浮于城乡结合部的底层个体,城乡结合部渐趋成为一个无根的社会。在集体意识失落与个人空间权益弱化的空间里,国家应当通过活动|教育教学论文|公共性构建和新集体认同重构等社会生根工程,抑制资本对城乡结合部的空间再生产与日常生活殖民化倾向,从而实现对城乡结合部集体意识的重建;个体应当通过积极地进行从边沿空间走向核心空间的社会扎根行动,使城乡结合部的居民有能力迫使不符合正义的空间实践与底层妥协,从而实现城乡结合部空间权益的获取与分享。文末,笔者以乌托邦的想象融合罗尔斯的正义观,以为|教育论文网|空间实践的正义原则可以引申为“以人为本的空间生产,开放透明的空间分配,自由同等的空间交换,健康适度的空间消费”。从而抵抗资本在空间中的肆意复制,在城乡结合部空间天生|教育论文网|的经验上探求民生导向下城乡结合部的发展之路,寻求可替代性方案。【关键词】:城乡结合部社会样态空间实践
【论文提纲】:摘要4-6Abstract6-16第1章导论16-401.1问题的缘起16-171.2国内外关于城乡结合部相关文献综述17-291.2.1关于城乡结合部概念界定及其天生|教育论文网|机制的研究17-211.2.2关于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的研究21-241.2.3关于城乡结合部本地村民的研究24-261.2.4关于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的研究26-281.2.5总体评价28-291.3典型个案与研究方法29-401.3.1个案简介30-311.3.2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本土化思考31-341.3.3底层记忆的口述史研究34-371.3.4论文结构与主要观点37-40第2章从空间维存到空间维权:迈向空间正义的城市社会学40-692.1空间维度的发现与深化40-412.2空间维存:关注适应与秩序的城市生态学41-472.2.1帕克及其同事的贡献42-432.2.2新传统城市生态学的新取向与范式修订43-462.2.3疲惫的城市生态学:未完成的学术理想46-472.3异彩纷呈的十年:将空间权益融入城市社会学的六十年代47-522.3.1人本主义社会性规划的城市研究47-492.3.2“住房阶级”的形成:新韦伯主义城市社会学的分析49-502.3.3拒绝走向城市空间的边沿: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的先声50-522.3.4空间权益的沦陷与争取522.4空间维权:指向抗争与正义的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52-602.4.1空间生产与阶级斗争:列斐伏尔的资本主义城市空间替代方案53-552.4.2集体消费与新都市社会运动:卡斯特尔的结构马克思主义55-572.4.3空间构型与资本积累:哈维的辩证乌托邦57-582.4.4洛杉矶学派的集结号:后现代大都市的批判58-602.4.5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派的价值取向与理论缺憾..602.5空间正义的进路和中国经验的嵌入60-642.5.1空间生产的正义原则61-622.5.2空间分配的正义原则622.5.3空间交换的正义原则62-632.5.4空间消费的正义原则63-642.6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的双向建构64-692.6.1社会样态的传统与推进64-662.6.2空间实践的维存与维权66-672.6.3建构过程的制约与再造67-69第3章东村的社会样态69-893.1从乡村向城市的过渡:物质景观与社会生态的转变69-743.1.1历史视角下的空间变迁69-703.1.2横向视角下的物质景观70-723.1.3生态视角下的职业转型72-743.2从静止向活动|教育教学论文|的变迁:家园归属感的消逝74-773.2.1人口结构的倒挂现象74-753.2.2公共空间的精英缺失75-773.3从一元向二元的融合: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型77-823.3.1服务体系的双重覆盖77-803.3.2公共介入的上下动员80-823.4从异质向同质的固化:东村社会的底层结构化82-893.4.1就业方式的非正规性82-843.4.2经济地位的自我认同84-853.4.3消费结构与压力评估85-873.4.4休闲方式的群体特征87-89第4章他者的世界:东村的外来人口89-1084.1就业空间的生产与生存的选择89-934.1.1非正规就业空间的自发生产89-914.1.2非正规就业空间的竞争与合作91-924.1.3非正规就业空间的职业风险92-934.2城乡的空间分配与个体的空间活动|教育教学论文|93-984.2.1空间活动|教育教学论文|的推拉分析:户籍制度的弱化94-954.2.2空间活动|教育教学论文|的个体意愿:生存方式的改变95-974.2.3空间活动|教育教学论文|的身份际遇:融入城市的可能97-984.3居住空间的交换与社会关系再生产98-1034.3.1房东与租户社会关系的天生|教育论文网|机制98-1004.3.2房东与租户社会关系的文化构成100-1024.3.3房东与租户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102-1034.4边沿空间的消费与底层的自我诉求103-1064.4.1边沿的区隔符号:消费与权力103-1044.4.2琐细的日常生活:哑忍与越轨104-1054.4.3国家的消费视角:开放与适度105-1064.5小结:城市融入与机会空间106-108第5章失衡的乡土:东村的本地村民108-1225.1“种房”:投机行为与租房阶层108-1125.1.1“种房”的动机:补偿与房租的权重108-1105.1.2“种房”的干涉:权力的在场与不在场110-1115.1.3“种房”的结果:“租房阶层”的现实与想象111-1125.2务农:乡土情结与文化自觉112-1155.2.1自给自足与新乡土主义1135.2.2村庄的面向与内源性资源113-1155.2.3重寻乡土文化的自性1155.3迁移:空间转换与成本制约115-1185.3.1迁移的本意1165.3.2迁移的条件|教育论文网|116-1185.3.3迁移的实质1185.4消遣:闲暇空间与道德秩序118-1215.4.1消遣的主要方式119-1205.4.2消遣的空间蔓延1205.4.3消遣的重建120-1215.5小结:乡土蜕变与工具空间121-122第6章权力的技术:东村的社区治理122-1446.1公共服务的空间生产:城乡供给模式的融合122-1276.1.1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共性与均等化122-1256.1.2社会关系的空间再生产125-1266.1.3城乡结合部公共服务供给的路径选择126-1276.2现有农地的空间分配:隐规则与利益排斥127-1326.2.1地价预期与要地风波127-1296.2.2自理口粮的双重困境129-1316.2.3土地分配的公平抉择131-1326.3土地征收的空间交换:本地村民与征收人的博弈132-1396.3.1东村土地征收现状132-1346.3.2空间维权的策略与权力消解的技术134-1396.3.3合乎空间交换正义的土地征收机制1396.4集体用地的空间消费:资本、身份与权力的逻辑139-1436.4.1本地村民的态度:空间资源的寻租行为140-1416.4.2社区管理者的回应:合情、公道、正当141-1426.4.3集体用地出租收益的流失142-1436.5小结:服务管理与利益空间143-144第7章东村的辩证乌托邦:迈向空间正义的城乡结合部144-1587.1东村的社会样态:城乡结合部的空间变迁144-1477.1.1旧辄已破而新轨未立的过渡空间144-1457.1.2人口膨胀而精英缺失的活动|教育教学论文|后果145-1467.1.3形式有余而内容不足的二元管理146-1477.1.4身份异质而生活同质的底层社会1477.2东村的空间实践:城乡结合部的主体建构147-1517.2.1空间生产:社会样态的基础构型148-1497.2.2空间分配:社会样态的权益分享149-1507.2.3空间交换:社会样态的关系互动1507.2.4空间消费:社会样态的资本映像150-1517.3无根的社会:城乡结合部空间构型过程中的现代性命运?151-1547.3.1作为社会之根的集体意识与空间权益151-1527.3.2社会之根的失落:集体意识的瓦解与空间权益的沦陷152-1537.3.3社会生根与社会扎根:集体意识的重建与空间权益的争取153-1547.4迈向空间正义的乌托邦想象154-158参考文献158-168附录168-198附录1:本地村民问卷168-174附录2:外来人口问卷174-180附录3:本地村民访谈提纲180-182附录4:外来人口访谈提纲182-184附录5:本地村民访谈职员基本情况一览表184-191附录6:外来人口访谈职员基本情况一览表191-198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19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