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更新时间:2024-01-30 点赞:26750 浏览:12133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现代语文教学应该在进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进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在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目前语文教育的一个方向。利用信息指导教学,适时调查、掌握学生的信息反馈,这样就能使师生同等对话,有利于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验收以及学生心理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的了解。结合开放式思维方式,拓展教师的知识面,多角度调动学生的个性思维,使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激发学生“开窍反映”,紧抓课文出色设疑,发现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多层次思维练习。形成良好的“心理场”。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以欣赏赞许的方式鼓励学生的个性回答,让学生敢想敢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四个重要方面。

一、用信息观点指导语文教学,多给学生及时反馈的时间

为了使语文教学适应新形势,转变学生在学习上的被动局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习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并时时留意学生的信息反馈——教师把储存的信息输送给学生,必然要引起学生的反馈。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的不同和智力的差别,反馈的信息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变形输出;有的是原形输出;有的则是创造性输出——输出新信息。经验丰富的教师,应根据学生获取知识的反馈情况,灵活地、及时地调整讲课进程、深浅程度、教学策略,以而使学生能真正地理解课文,获取新知识。如在讲解《背影》(人教版八上年级第7课)一文后,提问:这篇散文是用一条什么样的线索把文章各段内容连起来的?试作具体说明,多数学生能回答是用父亲的背影作线索贯串全文的。但在试作具体说明时多数学生讲得不具体,我根据这一反馈信息,及时重新讲解。通过启发、谈话等师生共同活动,以而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这一知识。
必须指出,用信息观点指导语文阅读教学,不能仅限于信息的输入、输出及其反馈过程,还应主要体现在信息的处理过程。很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经过不断探讨得出:要培养和形成这种能力,至少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
(2)懂得把整体的各个部分纳入一定的知识系列或知识系统。
(3)掌握整体——部分——整体、综合——浅析——综合的组织形式。
(4)领会基本概念和原理,逐步走向积极迁移。
(5)能按照新的程序,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内部改组,并和整个信息系统串联起来。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现代化思维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培养、提高学生对语文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

二、用开放式思维方式指导语文教学,转变学生传统的思维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提出:要适当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且帮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可是,在我们阅读教学中,长期有着着“宁可学的少一点,但要学的牢一点”的传统观念。所谓“少而精”的语文教学原则往往被人们夸大得过了头,失了度。结果正像我国著名艺术家李可染所说:“吸收面窄的像芽菜菜,条细根细,怎能长大?一棵大树要长大,根须吸收面广,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一切知识都只有在一个互相联系、互相贯通的系统中才能够有着和进展。因此,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应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怎样使学生真正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以及如何使学生在独立思索和独立解决不足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和进展这些知识和技能,都离不开指导和引导学生以传统思维走向现代化思维这个环节。而语文教师以事一切语文教学活动,进行一切语文教学工作时,都必须首先把自己的思维方式、思索策略纳入现代化思维的轨道,也就是要把初中语文教学这个系统放在整个知识系统之中,又把语文课堂教学系统放在自身内部各个分支系统之中,进行立体的审视和动态的把握,进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的每个环节中都贯串着以现代思维练习为核心的主线,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捉住课堂教学中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开窍反映”

让学生多思多提问,不仅可以使教学思路和学习思路连通,而且使教师轻易发现并把握学生学习时的“兴奋点”。如学生对《以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人教版七下年级第1课)一文提出的不足中,有写法上的疑问:“文中以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一段过渡的话,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也有理解内容上的难点:“百草园是一个荒园,不是孩子们活动的理想场所,却使鲁迅十分留恋。为什么?”还有的学生问:“文中写三味书屋中的先生不打学生,怎么电视片《鲁迅》里先生打学生,而且打得很重呢?”等等。以不同角度提出的不足越多,思维练习的密度越大。学生对同一不足,以不同的侧面进行浅析,可以拓宽思维练习的广度。例如:学生通过讨论“牵牛花只能依附别的东西往上爬,叶老为什么要赞美它?”明白了托物抒怀的文章中的物不一定要全面描写,根据抒怀的需要,可以突出它的某一部分,或者某一特点。于是,学生当堂就说了很多托物抒怀文的构思:由竹子的节想到学习应经常小结;由水仙花的习性联想到一个高尚的人的美德是求之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还有的由仙人掌开花需长时间的培育,谈到厚积薄发等。多层练习学生善于提不足的能力,旨在增强思维练习的深度。以每一堂课文来说,要求学生提出的不足,要尽可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以初中阶段全过程来说,应形成“敢问、多问、会问”这样一个有重点、有反复、螺旋式上升的多层次练习系统。如我在讲《孔乙己》(人教版九下年级第5课)一文时学生提问:“文中最后一段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中的“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经过激烈的争论,最后由一个学生解答了这个不足。她说:“我觉得这一名句可以这样理解,这个大约是由于孔乙己很穷,在社会上也没有地位,没有人知道他死的消息,大家只能根据推测来判定。推测的根据是孔乙己一生的遭遇,说明他的死是带有必然性的,所以要在后面用的确这个词。”
学生经过多层次思维练习,能积极提出有价值的不足,常常激起思维的“开窍反映”,其结果必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

四、创造良好的“和谐氛围”,形成鼓励学生积极思索的“心理场”

所谓“心理场”,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创造一种使学生敢想敢说的心理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把学生的主动权和打开思路的钥匙交给学生。小学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进展的一个转折期,学习科目的增加和学习内容的加深与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有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策略是留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我要求学生预习每一篇课文至少要提出三个不足,而且只要提出一个好不足,就是100分,初一新生是非常喜欢100分的。把学生非常敏感的分数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用高分刺激学生的“敏感点”,使之产生强烈的触点感,自主进行思维活动。这是形成良好的心理场的外作用力,其目的是激发学生产生敢想敢说的内作用力。
在课堂上,要留意解决学生提出的不足,充分肯定学生提出的有思索价值的不足,要使思维练习与听、说、读、写能力练习基本同步。以听、说练习为例,听别人发言抓不住要点,思维的材料必然是模糊的,而一个思维不清楚的人,肯定提不出标新创新的不足来。如我在教《紫藤萝瀑布》(人教版七上年级第4课)时,主要练习学生形象思维,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场”,让学生以作者优美的紫藤萝描写中感受到美,联想到:我将来描写月季花时该怎样写呢?在教《谈骨气》时指出:作者提出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那么为什么说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你得拿出充分的理由。作者拿出三个有说服力的例子以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证,人们已经明白了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道理后,往下该怎么办呢?最后,作者结合当前实际说明无产阶级的骨气的含义是什么。这就是提出不足、浅析不足、解决不足的逻辑思维的过程。这样经过不断练习,学生浅析不足、解决不足的能力就自然形成了,创造性思维也会随之产生。
(责任编辑刘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