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个性化解读

更新时间:2024-04-04 点赞:26216 浏览:12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夸大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个体的见解和革新教学论文。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重视学生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夸大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认知,鼓励学生就教材或现实生活中的不足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习的个性化、阅读的个性化对于摆脱长期以来的程式化阅读,使阅读回归本位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语文教学是面对文本的教学,每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可以有自己的独特感受。文学作品是以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内心世界的,所以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而且越是伟大的作品,越是具有无比的丰富性。由于读者的生活环境、性格倾向的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某种作用上来说,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一个再熟悉、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在学习文本时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解读时也应结合个人的人生实际,以个人的感受出发来逐渐领会文本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进而学会鉴赏、浅析文学作品,感知人物形象。
高中语文教材选取了诸多的文学名著,固然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的主题是相对独立的,但由于审视的角度不同,随着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提高,对这些名著的解读也可以是不同的。当代文坛中极具个性和思想的作家钱钟书曾创作散文《读<伊索寓言>》,在这篇文章中他超越了古希腊作家伊索的寓言本意,以其独特的视角赋予寓言更新奇、更独特的新意。例如,寓言《鸟、兽和蝙蝠》原意是讽刺那些两面三刀的人终极是不会有好下场的。钱钟书以其对社会敏锐的洞察力赋予这则寓言新的含义:人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善于转变自己的态度,以取得最大的利益。又如,寓言《寡妇与母鸡》原意是讽刺有些人由于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结果连现在所拥有的也失掉了。而钱钟书则结合自己的阅历读出新意:人越是富有就越是吝啬,往往是一毛不拔。
钱钟书重新解读伊索寓言,肯定是具有其目的和现实作用的。作者借对名著的重新解读,以动物性来比喻人性,反衬了人性的复杂与丑恶,对人所谓的超凡于动物的聪明进行了诙谐的嘲讽。

二、诗歌阅读的个性化解读

诗歌意象鲜明,意境深远,能够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而且由于诗歌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以及诗人与读者之间的审美差别,所有不同阅历、不同文化修养的人对同一首诗歌的阅读鉴赏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理解差别,允许学生的多向思维,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诗歌欣赏可以以为是读者在诗人所启迪的范围内重新创造的艺术世界,即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入到诗的客观世界中去。例如,后人在读李后主词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时,若填进去若干属于自己的认知,就可以使得“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不再只是亡国之君的哀怨,而是陆游报国无门无奈的仰天长叹,是苏轼被贬黄州失落的江畔徘徊,是辛弃疾被迫隐退绝望的栏杆拍遍。又如,读现代诗人徐志摩的名篇《再别康桥》时,学生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康桥的依依惜别,对已逝的剑桥留学岁月的回忆,也可以把其看成是对于心爱之人的默默倾诉的爱情诗篇。
在具体教学中,实现个性化解读的途径可以以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提出不足

以整体课堂教学来看,教师有效不足的提出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不足教学以某种作用上来看就是启发式教学,即通过不足不断切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系统,进而逐渐拓展,升华为新的知识系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变索引性不足“是不是”“对不对”为探究性不足“为什么”,激起学生好奇、求胜、获知的心理,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兴奋、活跃的状态之中,对作品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进而突破传统的程式化阅读方式。

2.合作探讨

在充分发挥学生个体思维的同时,教师可以让同桌同学就相关不足相互启发、质疑、探讨,也可以让四五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研讨。在合作中,教师应要求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拓,浅析深入、透彻,这样学生个体潜在的聪明便会得以充分地调动,协作精神不断增强,探究求知的理念不断得以提高。

3.主导作用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因此忽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应该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而应该是教学流程中的组织者,教学目标的调控者,学生正确认知的指引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的情况,适时点拨,扼要教育论文归纳,保证教学目标的明确性,课堂教学的有序性,把握好个性化的“度”,避免偏激的理解,过度的张扬,决不能让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变成无主题、无组织的“自由沙龙”。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