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独特体验

更新时间:2024-02-10 点赞:10639 浏览:4427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谈到积弊极深的中小学语文课教学的不足时,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说,“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鉴戒各国母语教育革新教学论文经验的基础上,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时代的要求应运而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留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无疑是为语文教育找回流失的人文价值、人文底蕴开了个良方。本人以为,学生“独特体验”应有三个层次的理解。其一,具有真实性,是学生亲身的体验;其二,具有深刻性,不是表面的肤浅的体验,是有一定熟悉深度的体验;其三,具有新奇性,体验的深度和思维方式与众不同。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发挥语文熏陶感染作用的先决条件,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独特体验、思想启迪、审美乐趣又是语文熏陶感染作用的必然结果。
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明确而又具体的基本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倡议”中夸大,“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现就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这一要求提出以下见解。

一、摆正位置,突出主体

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以本质反映了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基本指导思想,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由于学生在智能、体能等方面相对于成人来说正处在弱势状态,使教师轻易产生否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意识。“一个教师完全可能这样来为自己加在儿童身上的某种行为进行‘公道性’辩护:该儿童年龄尚小,心智能力,尤其是理性能力的发育尚处于睡眠状态,并不真正知道自身的需求或利益所在,作为教师,我比他更明白他真正需要什么,他的真正利益是什么。”(夏正江《教育论述哲学基础的反思》)这种辩护夸大教师的“崇高责任”回避了教育的基本不足——人性,实则完全否定了人性,否定了学生独立意识的有着。为此,教师必须以“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陈旧思想中解脱出来,把学生摆到学习主体地位上去。

二、直面文本,自读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熟悉世界、进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还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浅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直面文本,自读感悟,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捷径。第一,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第二,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相结合,默读重在静心领会,朗读重在对汉语特有的声韵之美的领悟,受到情感的熏陶。第三,加强对阅读策略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第四,夸大读中自悟,自悟不仅仅是理解,更重要的是直觉的布满灵性的感悟。学生独特体验是自读感悟的结果。

三、同等对话,加深理解

首先,师生之间必须同等真诚。对话是情感的交融与聪明的碰撞。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师生同等对话,能展示师生丰富而真实的阅读体验,乃至飞扬,聪明闪耀。其次,对话要把握阅读文本的整体性。话头的提出以自然贴切为原则,以字词可以切入,以主题可以切入,以艺术性可以切入……但都须体现作品的完整性,不可肢解文本,排挤浅析。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假如把一只胳膊以躯体上砍下来,那就不是胳膊了。”一篇文章是一个活的有机整体,把它肢解了就变成了另外一种东西,而不是这篇文章本身。再次,教师要敏锐捕捉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同一文本,学生的体验也会是多角度,多层次的。独特体验是学生深入文本后的灵光闪现,有时是那么微弱,甚至连学生本人都处在无意识中,稍纵即逝。教师要机敏地感受和捕捉这种灵光,将其放大和强化,让学生的革新教学论文意识得到张扬。

四、珍视质疑,激发革新教学论文

质疑是学生独特体验的独特表达形式,弥足珍贵。珍视质疑反映的不仅是教师的教育态度,更重要的是教师的综合素质。第一,要求教师有较高语文素养。教书的同时,教师应坚持读书写作,使自己的头脑和心灵始终保持在一种敏锐、活跃的状态。第二,要求教师信教参而不惟教参,多钻研教材,读书出新意。正如上海特级教师于漪所说:“语文教科书中的佳作是带有生活露水的鲜花,越钻研,越能领悟到思想的深邃,语言的魅力,以中深受教益,照搬教学参考书,轻易成为思想上的懒汉。”第三,教师要区别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类不足。对于一般常识性不足,可让学生互解或教师直接解答,也可教学生自查资料解决。对于涉及文章思想内涵、情感体验等主旨性提问,教师要慎重对待,直接解答常不能触及学生心灵。可让学生再阅读,查阅资料,展开讨论,或者更长期地探讨。“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历经发现不足的怀疑感,百思不解的苦闷感,获得成功的愉悦感后,学习兴趣会更浓,钻研劲头会更足,思维空间更广阔。

五、广泛摄取,丰富积累

语文自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反映生活,反过来又服务于生活。语文积累包含文化、生活、语言等多个层面,各层面互相沟通、融为一体,并都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理解、感悟、鉴赏、记忆、运用语言文字自然而然地进行。课外阅读是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增加积累的一条重要通道。我非常赞赏巴金先生的一番话:“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实在,语文学习无处不在,阅读教学要与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打开通道。
尊重学生独特体验要贯串于语文教育的全过程。它是播种器,能在少年儿童心中播下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它是动力机,能推动少年儿童自信、自立、自强;它是催化剂,能加速少年儿童对生活、对文化的感悟与积累。
(责任编辑贺蕾蕾)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