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更新时间:2024-02-15 点赞:29205 浏览:13274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3、取舍法。

一段里有几层意思,往往有主有次,捉住主要的,舍去次要的,就可以得出段意。
如:于漪老师《往事依依》一文的第二节。这一小节叙述了三层意思:先是观一幅山水画,对这幅“极普通的画”“竟百看不厌”,表明“我”的入迷;再说观看《评注图像水浒传》的情形,“犹如身历其境”;然后用年龄增加后重读《水浒传》的感受反衬小时候读《水浒传》形象之鲜明,这是由于形象思维在记忆方面所起的作用。在概括本段大意时,就采用取舍法去掉最后的意思,综合前二层的意思。概括为“回忆小时候观图时如身历其境、乐在其中的情景”。

三、连段成篇,综合概括。

在教学中,单篇课文的概括是常规的概括能力练习。而对文章或文段主要内容(要点)的概括是首要练习的方向。由于这是中考试卷中最常见的题型。
笔者采用的练习策略有:

(一)把语段的概括法,运用到概括全文中来。这回称为“化零为整”。

(二)还可以根据文体特点,整体概括全文内容。

1、新闻稿。

这类作品有自己结构上的特点。它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标题、导语、主体。标题一般是由一个主谓短语构成的,它概括了所要报道的事实。导语,一般紧接在电头之后,用一二句话以高度概括的语言,报道事实。主体则是较具体的叙述事实的经过。
如:的《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即是一篇相当出色的新闻稿范文。
在我们的试卷中,概括新闻的标题也是非常流行的考题。对于解答这类题目,只要捉住所给新闻的导语部分,用缩句法找出主干,用一个主谓短语表达完整,基本上就可以了,不过要留意字数的限制。
如:(济南中考卷)请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2个字)。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第21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12名队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海拔4093米的蓝天之下。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巅。

2、记叙类文体。

这类文体,假如是写事、写人的文章一般都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找出这些要素,什么特殊就把什么概括进去,再加以公道组织语言。一般用这种基本句式:“谁+干什么”。假如是写景的文章,一般用“什么+怎么样”。
如: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就通过十件事描写了家乡过大年的情况。分别概括为运河的乡亲父老们炒年货、吃腊八粥、买糖果、挑绒花、宰牲禽、备食品、送灶王爷、换门神、除夕守岁和拜新年。而梁衡的《夏》则可以概括为“夏天是紧张、热烈、急促的”。
在中考试卷中,记叙类文体是阅读题的主角。对文章要点的概括是中考题中最常见的考查题型。如(2010年苏州市中考卷现代文阅读《寂寞的月亮》)18.月亮有什么特点?请联系全文分点归纳。(3分)

3、说明类作品。

这类文体的作品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可用“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的特点”这一句式。如布丰的《松鼠》全文可以概括为“松鼠(说明对象)是漂亮、驯良、乖巧(说明对象的特点)的小动物”。
而像事理说明文,可以现象的起因(根源)、性质(工作原理、危害性)、解决措施(用途、进展远景)等方面入手,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也可在文中直接找出或概括各段的要点。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可以直接概括各段的要点,再串连起来就行了。具体可以这样表述“花儿这样红的理由是……”。
简单的科技类说明文,也是每年中考题必考的内容。而概括能力的考查也必不可少。如:2010年苏州市中考试卷的第14题.下面对暴雨形成的主要条件的归纳,恰当的是哪一项?(2分)
A.不同温度、湿度的气流相遇导致大气在运动中产生波动或者涡旋。
B.充足的水汽、强烈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
C.气温起伏大、降水分布非常的不均匀,气象灾害影响广、程度重。
D.积雨云体积的大小,山脉坡向与坡度陡缓,气流上升运动的大小。
该题的答案来自于选文第二段的两个分层意思。(1)“形成积雨云的条件是大气中要含有充足的水汽,并有强烈持久的上升运动。”(2)“大气的运动和流水一样,常产生波动或涡旋。”根据这些信息就可以得到该题的正确选项为B。

4、议论类文体。

概括这类议论作品的主要内容,即弄清文章议论的不足及其作者的观点。如罗家伦的《学问与聪明》。作者在文章中要论述的是“学问”与“聪明”两者之间的联系。他的观点是“学问不能离开聪明”与“聪明也离不开学问”。
“概括能力”的培养一直受到古今贤者的重视。孔子说“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韩愈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韩昌黎文集·进学解》);当代心理学家林崇德也说:“由于语文能力的基础是概括,所以我们在培养中小学生语文能力时,要自始至终地突出对其概括能力的练习。”④这些至理名言一再表明“概括能力”的培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
而本文只是笔者把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记录了下来。当然有非常多的不足之处,请大家不吝指教。
注释:
①参见林崇德《学习与进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②转引自《语文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下册)》(苏教版)(2004版)P381。
③同上
④参见林崇德《学习与进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