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三层思索

更新时间:2024-02-13 点赞:24862 浏览:11683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是由教师的组织能力决定的。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又靠平时的积累而形成。课堂教学的架构,需以三个层次考虑。本文试着以语文教师的素养、文本阅读以及课堂教学架构等三个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语文教师的三重境界

1.读书积累、丰厚基础是第一境界。底气以何而来?读书是第一要务。有调查机构统计,全世界每人每年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为64本,而我国国民阅读呈下降走势。作为教书的人,教师必须读书,不读书就很不应该了。要学生读书,而自己不读书,怎么去引导学生读书?十本名著,我们是不是都读过了,读熟了,读懂了?我发现我们学校阅览室那么多杂志很少有语文老师去看、去借的。过去有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这话不完全对,只是以量上作了规定,没有质的要求。没有关注那一桶水的新鲜程度,时间长了就变成一桶死水。张玉新老师以为,不是一桶水的不足,教师的知识积淀比如大厨的老汤,教师就像大厨一样,不但要有厨艺——教学艺术,而且要有丰厚的积淀——老汤,我们熟知的魏书生、钱梦龙、黄厚江、蔡明等,为什么他们能成功?关键是学养深厚。我们教师要多读书,固然时间紧,但越是紧张越要挤出时间,读一读专业书籍、报纸、杂志,掌握前沿知识,特别是语文教学方面的课例,很有好处。我自己有读书和记读书笔记的习惯,三日不读书,语言也无味。
2.勤于思索、学有所得是第二境界。只有长期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才能游刃有余,举重若轻,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这样上课当然有底气,也才能大气。陈钟梁老师曾经在深圳上了一堂公然课,是史铁生的《合欢树》,有三次横向联系。开头让学生读《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母亲生前没有给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绝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然后引出《合欢树》的随时光流转的“我的熟悉越来越深刻”。第二次,引用王安忆的一句话:“在叙述中流露出原初面目的情感”,完成了对母爱的理解。然后再次引用王安忆的“情感经过历练逐步趋向理性”,指导学生阅读四周老太太和我的心情,捉住“终于”一词浅析重点内容——人和树。第三次引用王安忆的话“理性终极孕育着哲学的果实”,联想到《世间最美的宅兆》,间隔产生美。真正上出了底气、大气,这些都得益于他的深厚、广博的阅读,再加上他的深刻见解,才成就了一代宗师的风韵。
3.整合贯通。进展专长是第三境界。语文老师要有底气,还要有整合、贯通的能力。无论上什么课,都要将教学流程设计好,中途引导学生讨论,该学生做的让学生做,自己决不包办代替。教案设计有个设计过程,其中有整合的工作,别人的教案毕竟是别人的见解,能否成为我们的共鸣,需要加进自己的理解。我对病句温习是这样处理的:六种类型病句,不能均匀用力,哪些是最难的,经过学生讨论,筛出两种病句类型,即语序不明、结构混乱。其余的四种,分组完成,然后交流,学生感到新鲜,气氛也好。对于压缩语段考点的温习,重点掌握下定义的策略,其中有几种情况,可以互相贯通,譬如提取关键词、概括语段内容好几个考点都能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学阅读以及实用文阅读假如能够融会贯通,学生的表达能力就能相应地提高。当然一个教师不可能样样精通,关键要能整合别人的资源,成就自己的特长。我最近几年一直致力于作文教学探讨,在辅导学生作文方面收获颇多,感到自己还是有点积累的。假如我各个方面都去钻研,都想显山露水,恐怕是不可能的。

二、文本的三层解读

余映潮老师以为,保证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教师个人独立地、多角度地研读课文,没有研读就没有好课。
1.准点切入、走进文本是第一层。一位老师教《药》设计三问。一问,是什么?药!什么构成的?馒头、人血。心里有什么感受?不是药,是强迫着吃的恶心的东西!纯粹的封建迷信,没有科学,有点恐怖!二问:当时的人们对药又是一种什么心态呢?众多茶客的态度。三问,仅仅是体现愚昧?过渡到文本更深层次的解读,对国民警醒、启蒙、教育的重要量,这是《药》的最为重要的文本价值。这当中隐含了三层解读,不如此,就不能将不足讨论透彻。
2.设计不足、引发思索是第二层。我记得洋思中学蔡林森老师说过,不管什么课文,我拿得手就能上。让学生读并且思索三个不足,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要这样写。当然不足不是这三个问那么简单,但思路就是这样的。陶行之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师要掌握提问的艺术,才能娴熟自如地驾驭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走出一条有独特风格的语文教学之路。
《项链》一文中“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以成全你”一句为什么不颠倒过来说?是由于作者对玛蒂尔德面对苦难,勇于承担责任品德的肯定、赞颂,这也是小说的主旨。我们以前说讽刺了小资产阶级妇女的虚荣心理,看来不符合作品的实际。
3.正确定位、切合文体是第三层。教什么?怎么教?达到什么效果?心中有数,目中有人。小说是旁述体,剧本是代言体,诗歌是韵体,散文是自述体。我们读小说就是读故事情节,读剧本就读人物语言,读诗歌就读节奏和韵律。“去年本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只凭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作者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教散文则要去理解和体验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三、课堂教学结构三层次

走进文本、发现是第一层次。如何发现不足?余映潮老师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他的读一读、练一练、品一品、议一议的教学流程,让人感到十分清楚、亲切、自然。他教学《陈太丘与友期》一文,让学生通过品读课文,找出两个意思比较难以理解的字,两个分别表示敬与谦的字,两个同形而作用有区别的字,两个字形不同而作用相近的字,两个能够体现本文要义的字。由于教者引导得法,学生很轻易走进文本,以文中找到老师要求找的字词,通过讨论,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师生共同落实,教学既轻松活泼又扎实有效。
研读文本、探究是第二层次。带领学生探究是教师的职责,研读文本、强化个人体验,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师生合作,才能碰撞出聪明的火花。余映潮老师教《孔乙己》,采用了“选点比读”的策略,让学生以第4节、第11节文字的比较中,感受孔乙己的性格和命运变化。学生独立阅读课文5分钟,找出哪些细节体现了孔乙己的性格和命运变化。要求学生在第4节与第11节中寻找比较点,感受这两个段落在全文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很快就能以“穿着”看出不足,以前穿“长衫”,临死时穿“短袄”,象征身份的长衫没有了,生命也失去了作用;以身材来看,以前身材“高大”,临死时变成“矮小”的人;甚至连写法的变化,学生都能看出:第4节先写神态后写语言,第11节先写语言再写神态,在写法上有了变化。教者适时补充:长衫、语言和手是孔乙己最明显的特点。“长衫”是一种象征,“语言”是显现主人翁的生活背景,“手”的不同阶段的功能隐喻着孔乙己的命运。唯一不变的是四周人的“笑”,表示人们对孔乙己这个“苦人”的冷漠。学生的聪明是教师启迪的。我们总是羡慕名师课堂上学生是如何的聪明机敏,抱怨自己的学生不行,把责任推给学生,这恐怕就是我们与名师之间的区别吧。试想,假如没有余映潮老师的“选点比读”,感受孔乙己的性格和命运变化,学生哪能找出这么很多“变化”呢?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以时令、形貌、姿态、身高、衣着、语气、动作、脸色、眼神、语言、酒量、真话谎言以及手的用途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既练习了学生阅读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突破了。
延伸拓展、整合是第三层次。放得开,收得拢,收放自如,是语文课的最好形态。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整合,以而扩大对文本的理解。笔者听过一堂公然课,老师辛辛劳苦,以头讲到尾,板书写得满满的,基本功非常好,可是最出彩的还是一位学生对本课的总结发言,赢得满堂喝彩。一位评课专家指出,那节课就是那位学生归纳得出色,要不然就没有亮点了。仅仅停留在文本阅读的层面上,不能让学生深入体验文本的内涵是不成功的教学。文本作者的情感都是带着个人主观色彩的,又能表达某一类人的普遍情感,学生能不能读出真意,关键还是靠教师的引领,引领他们反复读,深入感受,同时延伸拓展,引领他们谈更多同类型的文本。如我在教古代离别诗的时候,让学生回忆学过哪些离别诗。悲伤的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昂扬的有:“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无论是悲苦的还是昂扬的,诗人都为离别而感到恋恋不舍。假如用一句诗词来概括,学生自然会想到柳永的“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的词细腻地写出了离别的滋味,既有个人体验,更有普天下人的情感。这样一来,学生获得的体验要深刻得多、丰富得多。
以上三个层次是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感受。当然语文教学是灵动的、鲜活的,不能要求所有语文老师都按照余映潮老师设定的教学方式去上课,那样今后就不会出现王映潮、张映潮等名家了。但无论怎样组织课堂教学,都要思路清楚,层次分明。由教师引领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个别到一般,这样的课堂形态是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能够使师生共同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