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虚实艺术

更新时间:2024-04-04 点赞:3243 浏览:994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充溢课堂,学生没有自主学习和思索的空间,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教师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同等对话转化。
中国艺术传统中,字画常常体现出虚幻奥妙的情境,国画大师齐白石画虾而无水,却让人感受到水波盈盈,清辙见底,这就是艺术处理上的虚境。这不但让欣赏者眼光停留在事物上,而且让欣赏者思维灵动地活跃,以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语文教学中的“实”是传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策略、学习技能,“虚”是留给学生自由想像、自主体验的创造空间。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做到“实”为“虚”的基础,“虚”为“实”生,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充实性。那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虚实相生呢?
基础知识为实,语文能力为虚
语文的知识与语文的能力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语文教师首先要立足于知识的传授,比如你讲一篇课文,就先要把这篇课文的作家作品、写作背景、难懂的字词句、文体知识和课文主旨等等教给学生。这些是迁移知识形成能力的基础,是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高的根基,也是语文课堂中实实在在的东西,这就是教学内容中的实。然而一节课仅仅教授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语文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引导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让知识衍生出的能力在实际情境中得到锻炼和巩固,这些就是教学内容中的虚。教学内容的“实”是基础,是最低层次,而教学内容中的“虚”才是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是高层次,我们教师应努力将教学内容中的“实”转化为“虚”。
教师讲为实,学生学为虚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知识包罗万象,仅靠课堂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很多知识要靠学生自己去获取。因此,老师不但应给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更要传授给学生获取知识的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老师应当是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把知识讲精,讲到位,传授给学生基本语文知识,这一点是必不可少的,讲不能等同于包办,什么东西都自己总结好,简单说给学生听,这就达不到目的。我们讲的终极目的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服务。假如“包办”,只会扼杀他们的思想、思维,我们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运用掌握的基础知识去独立浅析,以而得出自己的结论,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歌德曾经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同理,教师的讲只是让学生看到纸面上的“实”,而终极目的则是为了使学生关注到“纸背后”的虚。
课内为实,课外为虚
课本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外的知识是无穷的,课本的知识远远满足不了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需要。名师于漪老师说:“语文教学要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单靠课内是不行的,须课内课外两手抓。学生往往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课内时间有限,课外则有广阔的学习天地,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发挥聪明才智。”要让知识真正为学习者所有,不能只关注课本的“实”,更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拓展和革新教学论文。
课外的语文活动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既可增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获取知识,组织学生搞演讲比赛、辩论会等都是语文教学的虚实相结合的好策略。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吸收知识,也要让学生在课外中去畅游,获取知识,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延伸相结合,才能获取、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这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仅要务“实”,而且要务“虚”,虚实相生是中国艺术的神妙所在,在我们的语文课堂同样可以引进。“实”为“虚”服务,“虚”因“实”而生,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达到了目的。
苏细文,教师,现居湖北黄梅。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