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探讨

更新时间:2024-04-01 点赞:11300 浏览:4648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希望通过对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内涵、目的、功能、原则、有效性提问与学生进展以及有效性提问的教学实践等不足的探讨,能够为有效的阅读教学提出一些具体可实施的策略和对策。
[关键词]阅读教学 提问有效性教学

一、高中课堂有效性提问须遵循的原则

以教学实际看,造成教师弱效提问的理由有很多。个人以为,究其根本是教师不清楚应该怎么进行提问。
1.提问目的要有针对性
提问是为教学要求服务的,为提问而提问是盲目的提问、随意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无助于教学,只能分散学生精力,偏离教学轨道,浪费教学时间,降低教学效率。富有实效的不足设计,要求教师在设计不足时要有明确的针对性。
2.提问内容要有适度性
适度首先是指教师提问的难易程度要科学适度。教师设计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积极思索,教师所提的不足假如过大、过深、过难,只能使提问流于形式,形成懒惰的心理。而过小、过浅、过易的不足,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或者不需要深入思索直接在书本上就能找到答案,轻易使学生习惯于对细枝末节的东西感兴趣,较少地把留意的重点放到知识的总结、概括之处,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
3.提问对象要有兼顾性
现实教学中,有些教师为求得教学的顺利进行,所提不足往往只让少数学生回答,而一些学生却很少获得回答不足的机会,甚至在课堂中很少被老师关注。这些缺少机会和不被关注的学生没有融进活跃的课堂中,没有积极介入课堂活动,在课堂问答中失去了介入互动的权利,失去了获得教师指导的权利,同时也失去了评价他人的权利。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缺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终极成为课堂的“边沿人”。

二、目前高中课堂提问的近况浅析

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提问的优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观察发现语文课堂日常提问往往不能充分实现提问的行为价值、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致使提问效率低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问内容设计粗放
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制造一些表面热闹的讨论气氛,一节课安排很多不足,有如连珠炮般不断轰炸。由于所提的不足过多过滥,学生疲于应付,无暇独立思索,更不可能形成质疑,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和革新教学论文能力的进展。
2.提问目的不明确或错误
有些教师课前没有精心钻研教材、设计提问,而是上课后想到什么就问什么,不足与不足之间缺乏逻辑性;有些教师的课堂提问没有明确的目的和针对性,只是随口问起,发问不少而收效甚微。有位教师上《我有一个梦想》一课时,当谈到马丁·路德·金是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时,教师随口问道:“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获得诺贝尔奖呢?”不足提出后学生先是哑然,然后就只能凭空猜测了。这类随意性提问严重影响了教材的整体性和教学的连贯性,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3.不足答案追求唯一性
在课堂上,有些教师对学生不够“标准”的答案不加理睬,大量地采用转问他人的形式,直至问到期望的答案为止。有些教师将学生不同的答案加以自由解释以趋同“标准答案”,甚至有些教师为了完成预定的上课进程,在转问无结果时,教师就干脆代替学生回答,将不足的答案唯一性、标准化,排斥求异思维。这样的结果是,在课堂上听到的只是教师的观点,而不是学生的观点,学生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性提问对策探讨

1.明确提问目的
提问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因而教师必须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明确提问目的,确定提问方向并要全盘问虑应该如何设计不足,如:设计几个不足?设计哪几个不足?为什么这样设计?不足与不足之间有什么逻辑联系?在什么时机发问?用什么策略提问?回答要点是什么?要求学生回答到什么水平?提问和讲授、提问和阅读、提问和作业该怎样结合?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确定所提不足的水平和类型,尽可能问那些需要学生更多思维介入的、具有启发性的不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成竹在胸、有备而问。
2.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设点
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就是学生理解整篇文章的关键之处,或学生不易理解的某些词句,这些内容往往是阅读材料中最能体现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捉住这些内容提问。往往可以带动学生对其他内容的理解,对浅析全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高一第二学期课本中《老王》一课,全文的重点及难点无疑是文章的结尾,这也是很多同学在阅读全文后质疑最多之处。可以针对此设立不足以帮助学生理解杨绛写本文的意图。如:作者在物质上没有亏待老王,在精神上也没有歧视他,但文末却说:“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
3.教师提问中的有效介入
缩小思索范围。同样的一个不足可以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来调节其回答范围的大小,根据回答的思维范围可以将不足分为宽不足和窄不足。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回答的情况灵活调节不足的范围,使之适合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增进学生对提问的理解并易于给出答案。
让不足具体化。有一位教师在讲解鲁迅小说《药》时,针对小说中的这段描写:“忽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座坟前,放下篮子。”提出了这样一个不足:这段描写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我以为这个不足太笼统,缺少针对性,不如将其改成:夏四奶奶为什么脸上会“现出些羞愧的颜色”?这说明了什么?对不足的具体化提问,更能让学生直接进入对小说主题的深入思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