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更新时间:2024-04-10 点赞:15619 浏览:6936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师提出的重点要求。那么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高效的课呢?我以为,在一堂课中,教学安排公道、紧凑,学生学习的质量好、效率高,每个学生个体的能力都有所进展,那么这堂课就可以说是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又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课前精心准备——优化预设环节

每次备课前,我都会问自己,这个单元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这堂课究竟要带给学生什么。只有把这些不足系统的整理清楚了,才开始备课。
备课过程中,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先把我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给学生列预习提纲,要求学生准备预习本,自己查阅、解决相关不足并提出疑问。然后,批阅学生的预习作业,再把学生的需求转化为我的教学目标,结合教材进行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预设。
最关键的是在预设中要结合学生的探究点寻找到这节课知识点切入的角度和策略,力求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公道思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样,课前准备形成了师生共同达成的目标,就为课堂高效奠定了基础。

二、课堂艺术安排——优化过程环节

(一)兴趣——点燃求知之欲

现代心理学证实: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部分。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催化剂。
学生不可能完全以学习为自觉,他们往往只有喜欢语文老师、喜欢语文课才能更好的学好语文。相对其它学科而言,语文学科的上风是什么呢?我想,是它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个体的自我,布满生命的情趣,布满人文的美感。所以,捉住这一学科特点,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来,以调动学生兴趣着手去实现课堂的高效。
每篇课文的课头或课尾,我会花几分钟时间,以纵横两方面进行拓展。纵的方面: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对和课文相关又不拘泥于课文的现象和事件进行先容或探讨,可以是相关的作家生平、逸闻趣事,也可以是名家评点、争议等等,让学生在狭窄的阅读空间里感受外面世界。横的方面:将课本现象生活化,将生活现象文学化,将文化现象哲理化,让文字与思想去碰撞。一首诗概括课文部分内涵,一句格言证实作者的人格特点,一句歌词归纳作文的审美境界……这样,学生既在课文里又在课文外去感受语文的博大精深。也许只需几分钟,学生在平淡的课堂学习中会燃起一点,学生求知的心田里会种下一点生活的思索和感悟。渐渐的,学生自己也以各种形式介入到这几分钟里,形成了一定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二)取舍——精确学习方向

课堂四十五分钟,应激点是非常有限的。因此,面面俱到、泛泛而谈的课堂是乏味的,也是不符合学生思维逻辑和记忆习惯的。每篇课文可根据其不同特点精选一两个知识点作为重点,进行大胆的取舍,力求详略恰当、各有轻重。
例如:《荷塘月色》作为华文经典美文,内容含量很大。最开始我也是既讲作家作品、社会背景,又讲语言风格、情感线索、结构特点、经典修辞等等。后来我发现,这种全面浅析作品的策略很拙劣,最后在学生的脑海里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几年再教这篇课文,我舍弃了旁的环节,把重点放在了指导诵读上:朗读、诵读、配乐读、比赛读、背诵……通过反复读,学生自然也就理解了文章的语言风格及作家的情感倾向等,并且还能将精致优美的语言熟记于心运用于平常的写作练习中。课文内容理解了,文学的审美效果达到了,时间也节省了,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三)互动——拓展创造空间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就是把教育活动当作是一个动态进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教与学的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语文课要想获得良好的教与学的效果,让学生积极介入,全身心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善教者不是奉送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和实践去掌握知识。
首先,要求学生多质疑,教师巧质疑。教师围绕教材设计不足要科学:既突出重难点又能较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不搞琐碎的形式主义提问,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其次,每堂课留下一定空余,还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空间。让学生多诵读、多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交流,有时还可鼓励学生当堂进行创作。

三、课后有效反馈——优化评估环节

语文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都不断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假如教师能在这个过程中迅速有效地处理来自学生方面的反馈信息,改善切合实际的教学案例,就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及时理解和吸收了教师的反馈信息,对于克服思维定式等都是大有好处的,同时对学生自己积累学习经验更具有积极作用。
我每堂课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布置作业的原则是少而精,具体针对某一个知识点。且布置作业必检查,检查作业必反馈。反馈过程中既有知识点的反馈,也有师生情感、价值的认同和交流。
心理学探讨表明,学生一旦有了满足感和成就感,就会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动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我除了通过反馈环节进行查缺补漏,以保证知识点的巩固和提高外,还借此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倡议,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进一步学习的。
教学反馈正是这样通过科学的导向性去实现对教学信息的有效调控,为下一步的教与学作好铺垫。
李方,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汉。本文编校:剑男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