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数学联系生活学习数学

更新时间:2024-02-08 点赞:3513 浏览:974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每位数学教师十分重视的问题。新编数学教材从概念的形成,方法的归纳,知识的运用等方面已为这方面的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如何运用这些条件,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一、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知识

(一)联系身边实际问题,寻找解答方法,学习第六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内容后,我出示四个条件:玩具熊猫8元、塑料皮球6元、文具盒7元、圆珠笔5元,然后提出问题:李老师买一种玩具用去114元,买一种文具用去125元,李老师买了哪种玩具,哪种文具?各买了多少?这道题条件多,问题也多,学生乍一看,脑袋懵了。教师设疑:同学们明白题目的意思了吗?相互讨论讨论,谁能来说一说,题目是什么意思?生:“李老师买一种玩具用去114元,意思是说李老师买了熊猫玩具和塑料皮球玩具中的一种,刚好用了114元,只要用114 除以8或6,余数为0就知道买那种玩具了。”一语道破玄机,一下子就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到了所学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上了。接下来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同学们纷纷拿起笔开始做题了。
(二)贴近生活实际,逐步引出概念。例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我先直接问“老师写字的黑板与墙壁上电视机屏幕哪个大”让学生说出它们面积的大小是可以用眼睛看出来,得出一个“直接观察法”;再出示两个等宽但不等长、面积差不多的长源于:论文大纲www.618jyw.com
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出来;然后出示不等长也不等宽、面积差不多的两个长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怎么办呢?把问题交给学生,学生深思后得出:可以画方格,在通过比较方格数的多少来比较面积的大小;最后出示两个方格数相等,但面积不等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方格数相等为什么面积不等?从这个现实问题中得出,方格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这时引出“面积单位”已是“水到渠成”了。这样组织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面积单位的概念,而且了解了面积单位产生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同时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了第一单元“认识方向”后从单元检测效果看,有少数几个同学的成绩不理想,原因之一是理解能力较差,另一原因是“把谁在谁的什么方向”与“地图本身的方向”相混淆了。鉴于这种情况,我把这些学生带到操场的最东边,说:“你们现在是在操场的东边,是相对操场来说的”,然后任选两位排列好,说:“甲同学在乙同学的东边,而乙同学在甲同学的西边,两人都在操场的东边,比较的对象不同,不能把比较的对象与地图本身的方向混淆,明白了吗?”通过联系实际,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意识。效果明显好了。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而生活问题又可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我们应该教会学生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