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能力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数学能力

更新时间:2024-03-28 点赞:18746 浏览:8247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数学教学应该寓于生活实际且运用于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抽象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切合学生初步的社会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联系生活经验,增强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在部分学生眼中是枯燥乏味、抽象空洞的,他们往往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其实,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与算理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它的生活原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学习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的真实存在,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滋生动手操作的,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例如,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我先出示了这样一道准备题:把4杯容量不等的水平分给4个同学,该怎么分?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同学们争着说:“把多的一部分倒给少的……。” 这是数中的移多补少问题,但是,哪一杯多?哪一杯少?“移”的要倒出多少,“补”的要添进多少?每个同学平均得多少?这是具体的操作问题,一节课的重难点。于是,同学们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先测量、计算,然后动手操作实践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在这次学习中学生有了熟悉的经验,有了探个究竟的心理存在,学习兴趣必然大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然盈贯于整个学习过程。

二、结合生活实例,加深理解能力

人们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出许多数学概念,如:对称、面积、比例、百分之几、打折等逻辑术语,这是前人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也是要后人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人们对数学理论的认识已不再是为简单的数值计算,而是创造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要结合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具体生活事例,引导学生去类比、联想,沟通从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度。由于学生的感性知识缺乏,作业中经常出现不符合客观生活实际的数量表示,如:饭桌81平方米;铅笔长18米;人步行每秒4米;小明同学体重30克等。此时,我并不急于评判对与错,而是让学生小组讨论:81平方米有多大?18米是多长?1秒是多久?30克有多重?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判断这些答案的可能性和准确性。同学们受到生活实例的启发都豁然开朗,发出惊讶的感叹。接着,我让学生分析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实际,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

三、创设实践活动,提高应用意识

我们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更有生命力.也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要培养学生懂得用数学的逻辑观点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理论和数学的原则去解决社会实际问题。长期以来,独立地在课堂上通过纸笔练习来学习数学、孤立地理解和接受前人的经验已成为一种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靠的是死记硬背,依样画葫芦,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大量的事实说明,实践活动是有效学习的源泉,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数学教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富有情趣和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实践操作,加速接受、理解学习过程。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及时将所学的知识自觉运用,这是基础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形成基本素质的捷径。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学生应用能力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创设,深人生活、社会多方面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能摘自:毕业论文评语www.618jyw.com
力,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通过小组合作各有分工:调查生活中哪些问题可用百分数来解决?制造一周的气温变化表;测量教室的面积;调查学校各个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等等。多创设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既激发了学生运用数学的兴趣与创造性,也提高了掌握数学知识的,同学们的应用意识,应用能力得到了加强,思维也得到了发展,学生数学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知识来源于实践,知识指导于实践,这是一组辩证的关系。前者是概括、归纳的过程,后者是掌握、运用的过程。虽然在不同阶段仍存在着厚此薄彼或厚彼薄此的现象,但知识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学校教育的每个环节中,必须让学生立足于实践,才能真正提高各种能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