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合作关系建立中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利益合作联系网

更新时间:2024-02-06 点赞:10406 浏览:3696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中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总体而言,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特别是欠缺技术开发方面的深度合作。校企合作要深入下去,必须建立互惠共赢的利益机制,让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到价值链中。
关键词:校企合作 利益机制 互惠共赢

一、建立互惠共赢的利益合作关系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培养人才的过程。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迫切要求校企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具有联盟性质的伙伴关系。中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利益机制之上,利益是双方产生合作驱动力的基础。所以校企合作要深入下去,必须建立互惠共赢的利益机制。
企业的规模发展,既给中职学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又给广大中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创业舞台。反过来,中职学校充足的人才资源又为企业在人才供应的数量和质量上带来了竞争优势。建立和谐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一是借助学校人才资源的优势,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保障、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二是充分利用企业先进的、完善的设施设备和一线生产环境,帮助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从而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的共同发展。

二、建立互惠共赢的平等合作平台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校企合作,是一种互惠共赢的平等合作。任何一方的实力太弱,都能使双方的平等地位失衡,合作也就难以为继。实际中表现为,好的学校合作企业门庭若市,好的企业合作学校也是趋之若鹜,反之就会门可罗雀。因此,解决学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关键还是要从它们内部进行。就学校而言,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校企合作能力,建设一支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攻关、员工培训等服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出能够适应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要求并具有专业技能发展潜力的人才,能为企业因合作而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只有这样,校企之间的利益机制才有可能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也才有可能更牢固、更长远。
我们要通过优势互补,共同搭建了一个合作的平台,企业获得了人才利益、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学校获得的则是可持续性的校企合作,最终带来良性的招生和就业循环,而这正是中职院校所追求的目标。校企合作,学校要做的首先是从思想上彻底摘自:毕业论文格式模板www.618jyw.com
放下自大情节,对校企合作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进行充分的认识,从而形成校企平等的合作关系基础。同时,学校要站在主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角度上,深入挖掘服务企业潜能,强化服务企业能力。

三、建立互惠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

建立互惠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学校可以利用其优势的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服务。站在企业的角度,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利用院校资源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通过刺激、激励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转化为学习型企业,企业通过培训,实现了员工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提升了员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增强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二是借助于中职院校的信息与技术服务,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的引进、设备的技术改造等。三是可以通过对教育的支持,起到宣传效应,树立企业形象。四是学生使用企业提供的专业实训设备进行训练,起到了针对潜在消费者的广告作用等。校企研发合作,推进生产、教学和研究相结合。一方面,通过承担企业的科研和技术改造等任务,不仅能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还能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使“双师型”教师的动手能力得到加强,理论知识得到更新;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这些项目的开发和研究,不仅能消化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锻炼动手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创新能力。
校企合作的质量和程度是否达到了双方互利共赢,是否实现了双方水融,是检验校企合作成效的标尺。中职院校应对社会经济的现实要求做出快速反应,立足自身专业优势和行业特点,潜心钻研、精心实践,这样才能适应产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让学校跟着社会走”“让企业追着学校跑”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和企业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资源共享,取长补短,才能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确保中职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李芹,谭辉平.政府在高职产学合作教育中的角色分析[J].高教研究,2006(2).
王振洪.构建利益共同体 推进校企深度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1(3).
[3]王自勤.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博弈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9).
(作者单位:邢台技师学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