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潜能激发

更新时间:2024-02-23 点赞:6163 浏览:2096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这就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给予学生以最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就要改变过去一味传授知识,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成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探求知识的引导者,平等中的首席,从而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探求科学知识的热情,激发其学习的潜能。现结合本人教学实践,就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潜能的激发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充分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大胆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做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例如"绝对值"一节的教学,我按四人一组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难得出:(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零的绝对值是零(3)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在此基础上,我继续提问:(1)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哪些?(2)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吗?(3)若a>0,则a=________;若a=0,则a=________;若a<0,则a=________(4)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思考探索,让他们总结出绝对值的一些重要性质。

二、教师启发引导,开阔学生思维

所谓开阔思维,就是要打破常规思维的约束,使自己的思维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发散开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解题思路开阔,妙法顿生,而且对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探索新方法、新理论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就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的观点分析同一问题,使学生不满足固有的方法,力求新法。例如:求一次函数y=x-2与y=3x+2的交点坐标,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放飞思维,克服呆板、机械地套公式的做题方法,可以利用图像法解,也可以利用求方程组的解得出,不同的解法既可以揭示数与形的联系,又沟通了几类知识的横向联系。同时在教学时注意知识间相互的联系,如此这样长期训练,学生解题才能得心应手。再如,在教学反比例函数时,我先让学生复习学过的反比例的相关内容,这样把新旧知识的相同点联系起来,有利于对此类知识更深一步的理解。另外,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时,要引导学生"多想一步"。例如,在几何教学中,谈到同圆或等圆中的圆心角相等时,大家也应同时想到弧、弦、弦心距也相等

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增强学生自信心

杨振宁博士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创新的动力。"兴趣是成功的开端。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成功意向和志向的高低,与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有密切的关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每一次成功,都能给他以极大的自信和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对数学探究的。我曾对学生的几何学习进行调查,80%的学生感到困难,但每当他们通过认真思考,能证明出一道几何题时,心里就有说不出的愉快和高兴,这种成就感又促使他们去思考其他的几何题。我们应抓住机会多给他们指导,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学习。

四、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但它们不会自动涌现,这需要教师从创设认知"冲突"中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着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兴趣的热情,用源于:论文提纲范文www.618jyw.com
妙趣横生的数学问题去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灵活多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崭新途径。只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创造思维的新视角,以新颖的方式去诱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就一定能使学生向往科学。追求真理。学生的创造意识也会随着培养起来。在如在教学讲"概率"时,一开始向学生提出问题:"福利彩票,三十选一,你知道中大奖的机会有多少呢?"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探究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课堂教学是一个启发、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重要场所,教师不能满足于具体的学科知识,还要揭示知识背后所凝结的历史、观念、方法、精神等,特别是其中的人文内容和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史上创新过程的介绍,使得课堂教学成为"多维营养"的源泉,以指导学生克服多年的"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极快地完成从知识的继承者到知识的创造者的转变。想象力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人类思想中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是使科学不断进入未知领域的原始动力。而观察力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活动的关键。教师要指导和鼓励伸展智慧的触角去观察和探索,去想象和创新,做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
总之,创新能力是不可能直接教出来的。只能创造创新能力发展的外部条件,然后通过主体(学生)的积极活动才能发展。

五、数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是把数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创新,比如多组织一些数学课外活动,多设计一些动脑筋的题目。
理论联系实际,还要求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测定学校旗杆的高度,有的同学会想到用绳测,我提出:这不现实,因为无法到达旗杆的顶端,大家应联系到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很多同学通过思考就会得到,应测三角形测点的倾斜角及测点到旗杆的距离,然后通过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得以求解。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是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而不是我们教出来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学习的态度、获得知识的程度,以及他们所获得的知识最终是增强了还是削弱了他们的自信和求知欲。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中时时都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机会,我们要积极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和途径,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自我体验的机会,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乐学""我会学"。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课程新理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