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之美让细节成就语文课堂之美

更新时间:2024-01-26 点赞:6138 浏览:209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语文课堂,大的框架要粗线条,小的细节要细线描画。教学中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有时可能不是整体构思与设计,而是对细节的处理,是一句机敏的话,一个得体的动作。”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处理好教学细节。笔者最近听了一些教师教授的《变色龙》一课,越发觉得:课堂是老师的脸面,当课堂脸型长得已经不错的时候,就应该努力关注一些细节,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美一点。

一、学习指导更细一点

《变色龙》是一篇经典名篇,读过的人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奥楚蔑洛夫这条活生生的“变色龙”形象。他的五次变化,鲜明的个性语言,生动地揭示出他的性格特征。
一位老师在教学时这样指导学生:
师:“课文第10节是他的第一次变化。我们先来听这段课文的范读,同学们听后要说说要怎样才能读好这些语言?”(读后交流:一要注意语气;二要注意语调;三要注意读出重音,甚至于要读出标点符号;四不管怎么读,都要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认真品味语言,体会人物性格”。
这位老师通过听录音、谈注意点、再朗读这样三步来进行朗读指导,操作是可行的,但显得比较粗浅不够细致。事实上,这段文字通俗浅显,但内蕴深刻。教师钻研时应该细致,朗读指导应该具体,而不是仅仅讲“注意点”。这位老师后来在另外班级教学时这样处理:
师:请同学们朗读,要求尽量带上你们的动作与神态,通过语言来模拟奥楚蔑洛夫当时的情状。
师:文中的什么标点比较特别?由这个标点,你读出了什么?
(省略号,读出了他的惊诧和思考)。
师:他会思考什么呢?你能揣摩一下吗?(他很尴尬,害怕。)
师:为什么害怕?
(他之前不知道这条狗是将军家的,所以骂它是野畜生,疯狗,而且骂狗的主人是混蛋,现在知道了将军的家的狗,有点害怕。)
师:有点害怕?还是很害怕?为什么?
(这是将军的家的狗啊,是将军,而奥楚蔑洛夫是一个警官。)
师:所以,这里的省略号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奥楚蔑洛夫的尴尬,还读到了他的害怕。既然害怕,那么第一句话该怎么读出来呢?(读出他的那种惊诧,尴尬又害怕。)
师:后面的一个“哦”有两种读法,一种是恍然大悟,吐着气读,还有一种就是倒吸一口气读,现在害怕时怎么读?(“倒吸一口凉气”地读。)
师:无法掩饰自己的害怕和尴尬,奥楚蔑洛夫是如何来排解的呢?(脱大衣)
师:脱衣服是因为天热吗?热的是什么汗?(这是一身冷汗)
师:所以他要把衣服脱下来,奥楚蔑洛夫的恐惧已经到达了极致。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一部分,把他的恐惧、惊诧、尴尬一起朗读出来。
……
这里,教师抓住文中的“省略号”、“哦”等语言因素,细致引导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了奥楚蔑洛夫当时的情状,从而进行了朗读训练。应该讲,这样的朗读指导,具体有效可行。可见,深入钻研教材,细致指导,才能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才能使学生学得实在具体,从而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

二、学情把握更准一点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关注了学生,就关注了教学;把握了学生,就把握了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目中有学生”,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学生的学情、心态和个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一位教师教学《变色龙》,在引导品读赫留金的“变”时,学生找出:赫留金一开始想趁机敲诈一笔,后来独眼鬼说出事实之后他边狡辩边“抬出了他当宪兵的弟弟”,说明他想跟奥楚蔑洛夫套近乎……学生刚说到这里,其他人则议论起来:“宪兵是什么意思?不过应该很厉害的,要不赫留金现在也不会提起他,所以他现在也想仗势欺人一下”,“不,宪兵就是士兵,没用的”。老师一时也不知从何回答,只好让学生在那七嘴八舌的争辩一通。其实,这里老师如果在备课时细致一点,就能关注到学生并不知道“宪兵”是什么意思,那么在学生说到时就可以对“宪兵”作点解释——“宪兵是在国家军队中设立的特别部队,其职能主要是处理军队中的各种刑事事件,特别是军人的违犯军纪的事件,相当于‘军队中的’”。这样一来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其实赫留金这么说更多的是为了告诉奥楚蔑洛夫自己的弟弟和他一样都是,是为了跟奥楚蔑洛夫套近乎,作为案子的“受害者”,他也完全不顾自己的遭遇,可见他的病态心理。如果老师在备课时对学情了解得更细致一点,把握得更准一点,这样的意外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事实上,一些骨干教师往往注重学情把握,在教学前先让学生预习,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老师归纳这些问题时,有意识地将这些问题融进教学设计里,有时还打上提问学生的名字。这样的以学定教,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得课堂教和学真正主动而有效。

三、生成资源敏感一点

 源于:论文标准格式www.618jyw.com
 课堂上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有些问题大家会异口同声地喊出答案,而有时会有一些轻微的“嘈杂声”。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能关注到这些不一样的声音,学生就会感觉自己得到了尊重,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和生命成长的幸福,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而其他同学也会从中获得新的知识、新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的课堂也会变得更加精彩。再如执教《变色龙》一文时,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奥楚蔑洛夫变来变去的特点,特地强调他的性格特征:见风使舵、媚上压下,这正好印证了“变色龙”的特点,文中的变色龙就是指警官奥楚蔑洛夫。没想到讲台下发出一个清脆而慢条斯理的声音:“变色龙好像不单单指奥楚蔑洛夫”。老师循声看去,一个平时调皮的男生在和老师对视着。老师顿时语调高昂:“听好,变色龙就是指警官奥楚蔑洛夫!”事实上,这个学生讲的话有点道理,文中不止奥楚蔑洛夫在变来变去,赫留金和围观的人也在变。(赫留金开头故作可怜,伤了手一个礼拜不能干活;后来骂那个独眼鬼,又搬出当宪兵的哥哥做靠山;最后赫留金再也没有争辩的理由,再也没出现过。围观的人开头强烈肯定要捉住狗,说“别放走它!”,可是后来知道是将军家的狗后,就指责赫留金的荒唐无聊,最后他们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只不过没有重点强调罢了。既然学生“生成”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顺水推舟:“那么还有哪些人也在变呢?从文中找找,看看他们的前后变化。”可惜,老师对生成性的内容熟视无睹,使这节课“失色”不少!由此,当我们在讨论生成性资源应该如何科学处理时,首先得让自己有一双发现生成性资源的眼睛!

四、过渡语言流畅一点

教师在平时备课时,注重点大都放在钻研教学环节是否紧凑、合理以及激趣上,往往不注意过渡衔接“语言”。其实,过渡语就好比是一座桥,将一个又一个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又好比是一艘船,将学生的注意力由一个知识点送到另一个知识点。可惜我们的老师没有恰当运用好过渡语言。一位老师教学《变色龙》结束时说:“作者契诃夫以语言见长,是个高明的语言大师,大到整段精彩的语言描写,小到一个题目,都十分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变色龙》这个题目用了比喻的修辞,‘变色龙’就是喻指奥楚蔑洛夫,十分生动巧妙。课外请同学们阅读他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体会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和思想内容。”应该讲,用这样的过渡语结束,无可厚非,但是,听了总觉得没有,缺乏引导力。其实,我们可以找准扩展点(题目的比照理解),以此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不妨这样说:“《变色龙》这个题目生动形象,鲜明地揭示了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那他的另一篇《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个题目有什么含义?从题目看,作家契诃夫为我们描画了一个怎样的套子?这个套子里装了一个怎样的人?课后请大家阅读小说,好好体会。”这样的过渡语自然流畅,定能激起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巧妙地粘连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增添艺术魅力。
总之,细节影响效率,细节决定成败。教学细节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一种流露,是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是教育功力的一种展示。我们语文教学应该从细处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使我们的课堂呈现出更多的细节之美,使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与精彩,进而更有效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吴春梅江苏省吴江市梅堰中学21522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