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

更新时间:2024-02-18 点赞:27977 浏览:13065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语感”并特别夸大“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感”一词,自20世纪20年代夏沔尊先生明确提出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之后,叶圣陶先生进一步倡导语感练习;吕叔湘先生更是大力倡导“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1995年浙江师大的王尚文教授出版了探讨语感的首部专著《语感论》。此后,很多学者对语感讨论和探讨进一步深入。那么,究竟语感是什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熟悉语感

什么是语感,历来众说纷纭。以教学论角度来看,语感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练习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本质上属于直觉思维,是感性直觉和理性直觉的统一,是语言材料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而产生的心理反映。作为一种能力,语感有高下优劣之分,人的语感能力可以在后天培养和进展。语感的范围是非常丰富的,诸如重音、停顿、语气、语调、语势、节奏、韵律、语序、句式、语体、色彩、情味、风格、分寸直至各种语病,都是语感的对象。语感强的人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自由而顺畅地表达思想感情。说话时妙语连珠,写作时意到笔随;又可以在瞬间对别人的话作出判定、反应,迅速地辨别出各种话语的含义,甚至猜测出想说还没有说出来的话。这种敏锐的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极致,是学习语言的人追求的目标。

二、如何培养语感

1 朗读吟咏感知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吟咏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中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口、眼、耳、心并用的一种学习策略。我国历代童蒙教育以诵读为主,以“日诵万言”为美德。在语感教学中,教师要鉴戒古人的诵读经验,通过自己的范读指导学生学会诵读。例如学习余秋雨的《羽士塔》一文:“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停止!’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羽士转过脸来,满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朗诵这段文字时,教师要留意引导学生读出紧张的氛围,以便突出作者对文物遭到破坏的难过。而读到“我不禁又叹息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只得送缴当时的京城,运费姑且不计。但当时,洞窟文献不是确也有一批送京的吗?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这一段时,则应读出作者的无奈和茫然之情,将作者的情感通过朗诵体现出来。学生人了境,也就动了情。真切的感受、体验与声息的和谐一致,是语言及其内蕴在学生内心和谐后的外在显现,书声已经成了学生精神律动的音符,是变学生单向的被动接受为互动的整体感受的语感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倡议教师: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彩的敏感性,要做到使学生感到听语言如同听音乐一样,形象地说,“学生应当成为‘语言音乐家’,应当珍视语言的正确、纯洁”。因此,要加强有感情地诵读练习,以而提高学生对语音的综合感受能力。
2 品味语言领悟语感
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文字的背后具有丰富的意象、情感或理念。正如音符之于乐曲,音符本身没有多大的作用,而简单的音符经过作者的恰当组合,以而构成旋律中有机的内涵。
例如,教学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认真品味语言,则可领悟出作者对母亲的情感。“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难道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欢快?她匆匆离我去时才只有四十九呀!”透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品味出作者对母亲的早逝感到伤怀。而读到“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的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在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模糊,呆呆的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我们就会发现,作者运用不同的环境的变化来表达同一种情感——对母亲的思念,这样写,不但文笔优美,而且体现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是长久的。
品味语言,领悟其中的语言感受要留意调动生活经验,感受文字背后的意蕴。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以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一点一点地积聚起来,积聚的越多,了解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3 想象联想丰富语感
语感和联想是紧密相联的。“在语感教学中,想象与联想是触发学生感知言语的媒介,是培养学生对言语有较深感知力和较高鉴赏水平的有效途径。”文章有限,想象无穷。我们知道,文学创作常常是“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因此,读者就必须通过作品中有限的语言去感受作者“十分”的专心。例如,教学鲁迅小说《药》中描写康大叔忽然闯进华老栓的茶馆时所嚷叫的一段话:“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单纯停留在字面认读上,一般的读者都能理解其语表作用。“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依照语法规则来讲是病句。但我们一旦联想到康大叔这个刽子手的凶狠贪婪、缺少教养与粗俗不堪,便立即觉得这病句不病。作者正是运用这种病句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康大叔的性格特点,以而读出了这段话的言外之意。
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在阅读作品时要做到茅盾先生所说的“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生活中去看看”。这样,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领会言语作品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音外之意,弦外之音”。
4 积极思维深化语感
良好的语感能力得之于良好的思维品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可以深化学生的语感领悟力。
在教学辛弃疾的《西江月》时,可以请学生留意后两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学生很轻易就发现这两句话与注解的话顺序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引导学生思索:在山野夜行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想想作者心情会是怎样。通过思索不难得到,这里倒装是夸大作用,表示词人的惊喜之情,由于他找到了避雨的地方。这种乐趣是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感受得到,以而体现这首诗的旨意。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浅析、推敲,让学生独立思索,专心用情去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