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把关”对策

更新时间:2024-02-03 点赞:6791 浏览:2295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由于方方面面的理由,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乡镇,教学能力相对较强的中青年教师,都集中在条件比较优越的学校,这就造成了在广大的乡村小学师资紧缺的现象。而这些小学为了向初中学校输送“人才”,语文教学普遍有着一种“重高轻低”的盲目调配,把相对有能力的教师或刚分配的青年教师调整来教学高年级,把那些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年迈体弱的教师、能力较差的教师调整来教学低年级。他们普遍以为,低年级知识简单,不需要太高的水平,即使有着不足,中高年级的“接班”教师会慢慢补。
我在乡村以事语文教学多年,以为这样做是极不科学、极不公道的。首先,低年级是学生的启蒙教学时期,其基础好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在学习上的成败。万丈高楼平地起,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假如说低年级语文教学把不好关,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上的“楼”是很难建高的,即使能建高,也是高年级以后的老师重建基础的成果。其次,那些弱势教师的知识比较单薄。他们或者未受过师范教育,或者力不以心,或者对于教书育人是一脑茫然,或者是为养家生活而混工钱。一句话,对于教学来说,他们头脑里的知识极其单薄,严重阻碍了小学低年级语文的“入关”教学。再次,全体教师的知识得不到更新。小学语文教学涵盖了一个知识系统:音、字、词、句、段、篇、章。在这个系统中,低年级重音、字、词,高年级重段、篇、章。假如不循环跟班,“把高关”和“把低关”之间就会形成知识断裂,教师的知识得不到更新,也不利于教师的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根据以上近况,我以为乡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对策应把握好以下一些。
(1)把好拼音关。拼音是语文识字教学的通行证,只有在低年级拿到了这个通行证,以后识字教学和自学才能畅通无阻。拼音教不准读不准、拼音枯燥无味、总是不懂拼音,这是在乡村学校普遍有着的不足。理由主要是学校总是让那些弱势教师把关低年级把错拼音关造成的。如何解决这一困难呢?策略一:让新教师培训老教师。近几年的师范院校毕业生,都是经过普通话等级考试的,让那些取得了二级甲等或以上的新教师,来培训二甲以下的教师。这是首选的策略,也是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所必须的,学校假如采取这种形式传帮,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策略二:让普通话二级甲等的教师教学拼音。低年级的学生是最善于模仿的,让普通话标准的教师教学拼音,学生易学,而且能根深蒂固。即使中高年级以后换了普通话不标准的语文教师,学生受到的影响也是非常小的。
(2)把好识字关。识字教学至关重要,假如说拼音是通行证,那么识字就是挡门锤。在众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手中,识字教学都是枯燥无味的,什么字就是什么字,直来直去,让学生死记。如有教师教学“田”就是“田,田地的田,秧田水田稻田的田”,教学“休”就是“休,休息的休”,教学“跑”就是“跑,跑步的跑”……这样的教学,别说是认知结构较低的小学生,就是成人,也难以接受。我以为识字教学是有路可寻的。对策一:教师需要懂“六书”。“六书”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是汉字的造字法,用它来教学汉字很有效。如“田”是指把一块用来插秧的水坝子平分给很多人家;“休”是指一个人干活累了靠在木头上歇息;“跑”的右边“包”代表这个字的读音,这个字的意思与左边的“足”有关,表示走路、赶路,假如左边是“手”旁、“心”旁、“食”旁等,表示该字的意思与之有关。对策二:教师需要懂繁体字。繁体字是汉字较原始的形态,能识别一个汉字的本义。有些汉字已经简化了,理解其本义有一定的难度,若能知道它的繁体形式,教师自身就会变通。如“运”字,以简化字形来看,不易理解其意,但繁体的“運”字就能分辨这个字的原意与“车”有关,含有“用车辆来装载货物”之意,就轻易理解。以上两对策在此不逐一列举,掌握这两种策略,识字教学就会有滋有味。
(3)把好写话关。写话是作文的基础。低年级写话并不难,只要捉住要领: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然后用怎么说怎么做来充实内容就行了。关键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去动手、动脑,怎么做就怎么写,怎么说就怎么写。不说空话,不说套话。长期实践,写话基础自然牢。
总之,乡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是一门学问,艺术空间大,手法灵活多样,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探讨,才能使教学有趣、有味,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才能把好语文学习的启蒙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