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27 点赞:20813 浏览:9427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应以学生的进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为目标,其课堂教学程序可分为——阅读——欣赏——质疑——想象几个步骤,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设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学习过程
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施就是师生共同创设科学而又的个性化阅读。在课堂上应遵循“四个开放”。即:学生心理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思维空间的开放、教学结果的开放。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应以学生的进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并使学生掌握个性化阅读的学习策略和思维方式为重点,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特个性为目标,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个性化阅读学习过程。其基本课堂程序为:以情,创设氛围——充分阅读,感悟文本逐一咀嚼欣赏,领悟意蕴——讨论质疑,激活思维——调动想象,拓展延伸。

一、以情创设氛围

刘勰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阅读教学就是“披文”,师生的阅读教学活动就是一种“披文”活动。而披文以入情,要调动学生相应的情感,首先要有教师的情感渗透。语文教学是以情感为基础的,一个语文老师光靠呆板的冷冰冰的说教是难以成功的。魏书生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钱梦龙艺术化的教学手段,于漪教学上的声情并茂,这些优秀大师们阅读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们的情感投入,以情,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因此,一个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全身心投入,激起和调动学生相应的情感,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寓意。
阅读教学是一种生命与生命对话、情感与情感交流、聪明与聪明碰撞的过程,只有情深、情真才能感人,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的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对这首诗的感受之情带进课堂,可用《黄河大合唱》乐曲导入新课,在激昂、深沉的氛围下引导学生诵读该诗,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以而深刻感受到该诗那种炽热的爱国之情。这样的教与学,是力求在情感共鸣的氛围下进行的教学互动,学生的学习效果要远比在教师的讲解中接受到的良好得多。

二、充分阅读感悟文本

俗话说得好:“一熟三分巧”,也说“一事全知胜于万事半知”。
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时间,达到书与我化,书为我用。很多语文老师忽略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读为先、教为次,不让学生读好课文就实施教学,往往会出现很多吐字不清、读不流畅的情况,学生复述课文因读得未几,竟说不出一个大概。请学生回答不足,因读得少,思索得浅,因而不能说出所以然来,如此近况是没有让学生充分阅读就实施教学的结果。没有充分地阅读文本就实施教学实际上是不尊重学生,是无视学存活在,是“一言堂”。这样的阅读教学无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无法让学生积极、乐观地学习,只能使学生昏昏然、茫茫然,其阅读教学的效果便可想而知。

三、咀嚼欣赏领悟意蕴

咀嚼欣赏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为把握作品形象、领悟作品意蕴所进行的一种“披文入情”“动情观照”的精神活动。新课程教材有大量的文质兼美的课文,以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创作作品形象到作品意蕴等,都值得学生咀嚼欣赏。也只有通过咀嚼欣赏,学生才能获得情绪上的激动,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满足。
阅读中的咀嚼,是把文本内容融会贯通的过程。教师应循循善诱,让学生以多种阅读方式,调动多种感官细心咀嚼文本。如:
“嚼”出文眼。文章中总揽性的词或句就是文眼,找到它就把握住了文章内容主旨。
“嚼”出文脉。在阅读过程中要弄清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结构特点、作用、联系及表达形式和作用,使文章的文脉既以宏观上得到把握,又以微观上得到理解。
“嚼”出内蕴。内容蕴藉的文章,需要老师诱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感受。阅读需将文本熟读,字字咀嚼,令其有味。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假如不让学生去咀嚼欣赏,教师只是呆板的、冷冰冰的理性说教,自然很难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愉悦和满足,获得精神上的享受,甚至让学生感到如同嚼蜡,实在无味,因此咀嚼欣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认真对待这环节。

四、讨论质疑激活思维

讨论式的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在对话过程中的交接、冲突、介入与融合。讨论能激发学生思维活动,活跃课堂气氛,使结论更正确更全面,知识学得更巩固,而且更能够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很多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精神意蕴带有不确定性,观念不同、角度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看法,可以由此引出一个话题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专心倾听,并对其作出谨慎的反应。对学生提出的不足教师不宜直接解答,而应该尽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启发学生去思索、讨论、解答,这样学生以讨论中获益较多。当教师不得不对讨论作出评价时,应做到公正,不带偏见和个人感彩。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讨论,对讨论的内容是否切合事实基础等适时地予以浅析和评价。教师还要做到适时地介入讨论,以确保讨论不离主题和顺利进行。在讨论的某些环节上,教师可适时地做简短的小结;明确当时面对的不足,这既帮助学生理清已经走过的讨论轨迹,预示下一步讨论的方向,又教会学生讨论的策略。

五、调动想象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着一种错误倾向,那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过分追求所谓标答案,以而导致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严重萎缩,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因而很多学生不愿上语文课,这对语文老师来说无疑是个悲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个性化阅读教学应留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由于创造想象是培养个性化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学生说话、看不足的深浅、角度和方式不可能全然一样,教师可因势利导,不妨有意选取文本中可以想象的篇章,引导学生在质疑、想象中培养创造想象力。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蹲下身子,把自己视为与学生一起探讨真理的朋友,既能与学生朋友般地交流感情,又能鼓励学生公然指正老师的教学错误,还应让学生对语文教学有倡议、监管与评价的权利,视学生为具有独立人格和主观能动性的人,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心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发现并进展其禀赋、气质、兴趣、情感、思维等方面的潜在资质,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和思想的创造性,树立“、科学和个性”的教育理念,那么,相信每一位老师都能在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出色。
【参考文献】
[1]任玲,王蕾.语文课,给思想松绑[J].中学语文教学,2002,7.
[2]蒋成禹.语文课读解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