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差生问题探讨

更新时间:2024-04-14 点赞:2754 浏览:699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说明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思路。中学数学差生问题,是现代教育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而必须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未来社会要有一个健康而稳定的发展,就必须防止一批又一批的低文化水平、低素质差生流入社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在学习阶段,有效地对他们实施转化。成功地转化数学差生,使其解脱困扰、学习上出现转机,可以改变差生的命运,并为他们的健康长大奠定基础。所以,数学差生和他们的亲人是这一课题研究的直接受益者。成功地转化中学数学差生,受益的不仅仅是数学差生。也使差生所在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在与差生的相处中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把班集体营造成一个同等友爱、团结和谐的大家庭。这对全体学生的生存能力、互相适应是一个考验,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大有好处。从国家和社会来说,转化差生和培养优生,都是重要的,而转化差生的意义和影响,绝不亚于培养优生。假如你真的亲历了转化中学数学差生的实践过程,你就会感到这项研究需要教育、心理、数学等很多知识的支援。在对很多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中,你将探知到很多前所未闻的规律,从而把自己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二、通过对中学数学差生分析研究以及查阅相关的资料来阐述中学数学差生问题的复杂性。首先,对差生鉴定的观点的不同,普遍存在着三大判定标准。第一,学科标准,即学生经过规定时间的学习后经考试,假如达到了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要求就合格,否则就是差生;第二,发展标准,即学生是好是差,关键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发挥了的是好学生,否则是差学生;第三,名次标准,即同一标准下名次排在前的是好学生,名次在后的是差学生。再者,对差生的成因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是家庭教育的失误,有的是差生自身的原因,还有的是学校教育上的偏差和过失,也有的是社会上不良现象造成的。三、基于中学数学差生的成因不同和界定标准不同,对其进行了分类。首先分为智力型数学差生、非智力型数学差生和外因影响型数学差生,再具体地,智力型数学差生又分为记忆障碍型、思维缺欠型、想象片面型和操纵迟钝型数学差生;非智力型数学差生分为兴趣缺乏型、情感障碍型、意志薄弱型、态度不端型和方法不当型数学差生;外因影响型数学差生分为受干扰型、被误导型和综合型数学差生。四、针对每一类型的数学差生,本人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转化的具体策略和方案。这是本论文的主要部分。数学差生问题,是各国在基础教育普及中普遍碰到的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前苏联等发达国家,已有不少专家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如美国的布鲁姆(B.S.Bloom)、苏联的巴班斯基(IO.K.Baóackhh)、克鲁捷茨基(B.A.Kpyteukhh)等;20世纪90年代,数学差生问题在一次成为数学教育的一个热门,我国很多学者如张奠宙(华东师范大学)、屠国华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杜玉祥教授(泰山学院),在研究数学差生中也凝聚了不少聪明和心血。他们有的是偏重于社会性实验,也有偏重于学科性实验,有思辩研究,有文献研究,提出的对策是:或改革教材,减少内容;改变要求,降低难度;或承认差别,适时分流,上岗对口补习。而本文所研究的是主要集中于探讨转化数学差生的规律方面,是对“数学差生”这个主体进行的,为初等教育所服务。本论文的写作可以看作是近几年对中学数学差生问题研究的小结,在此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很多国内外专家的论著。在此,特向专家、学者表示敬意和感谢,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他们的部分著作。【关键词】:数学差生数学素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3-6ABSTRACT6-11第一章中学数学差生问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14第一.从历史的角度思考11第二.从数学的地位和作用来观察11第三.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熟悉11-12第四.从社会稳定的因素研究12第五:中学数学差生转化所面临的困难12-14第二章中学数学差生问题的复杂性14-17第一节中学数学差生界定的不同观点14-15第二节中学数学差天生|教育论文网|因的不同看法15-17第三章中学数学差生转化问题的实验研究17-22第一节中学数学差生的概念17第二节中学数学差生的分类17-22一、智力型数学差生的分类17-19二、非智力型数学差生的分类19-20三、外因影响型数学差生的分类20-22第四章中学数学差生的转化策略22-36第一节智力型数学差生的转化策略22-25一、记忆障碍型数学差生22二、思维缺欠型数学差生22-23三、想象片面型数学差生23-24四、操纵迟钝型数学差生24-25第二节非智力型数学差生的转化策略25-31一、兴趣缺乏型25-26二、情感障碍型26-29三、意志薄弱型29-30四、态度不端型30-31五、方法不当型31第三节外因影响型数学差生的转化策略31-36一、受干扰型31二、被误导型的转化策略31-32三.综合型的转化策略32-36第五章中学数学差生转化的具体案例36-43注释43-44参考文献44-45附录45-47致谢4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