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

更新时间:2024-04-13 点赞:8638 浏览:3314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体验生活。培养语感

生活是学生的最大课堂,潜移默化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爱好、性格、特点及语言感受能力。要求语感的敏锐,惟有以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的所得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的越多了解越真切。只有经常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留心别人的语言,留意生活中的文字,仔细辨别其中好坏,慢慢地培养自己的语感。
1 以优秀篇章中感知、积累,培养语感。汉语是世界上最美、最丰富的语言,鼓励学生读背一些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感的很重要的途径。
2 在语文实践中领悟、浅析,培养语感。由于语感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介入,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笔者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浅析、琢磨,以而实现对语言的正确领悟。
3 对积累的语文素材吸收、加工、运用,培养语感。这是培养语感的高级层次,它的完成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积累的知识来获得,除此教师必须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帮助他们展开公道的想象和联想,借助思维和审视能力,对语言材料进行品评、鉴赏,能够惬意地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情感。

二、朗读背诵。积淀语感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是积累语感的最佳方式,只要反复诵读就能感受出文章的意蕴美、节奏美、气势美,就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气象万千,就能让学生以感性上、以整体上去熟悉,对材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吸收,不知不觉间诵读的已经是自己的东西了。
1 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口语交际和读写的实践,持之以恒,养成良好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着力“口语交际”,尤其要突出的是“读写”。由于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语言刺激,逐渐形成语感。当然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老师有必要在读物的选择、阅读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指导。“写”,是调动头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以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教师应经常督促学生写日记、周记、读书心得,还应当重视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进一步实践与积累,逐步培养语感能力。
2 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的语言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并流传至今,让我们把祖国文化的精华充分吸收、鉴戒、运用于写作当中。领略李白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陶渊明的田园之情和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正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让学生记住这些,但要避免机械背诵,让学生创造性有所拓展,让学生在“品”中积淀语感。

三、加强实践。练习语感

1 加强语感实践练习。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接触和使用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听、读抄、背、讲和写,对学生的感官反复进行言语刺激,使学生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逐渐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这种联系系统的熟练化、技能化、自动化,就形成了敏锐、正确、丰富的语言感受能力。它是获得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和策略。
2 加强语感浅析练习。语感浅析就是让学生在语感实践中,就语言材料的内容、形式和感受过程本身,以理性的方式做出浅析判定,“浅析语言的语境作用(或隐含作用),浅析语言的使用”,“而不是作语言表面特点的浅析,如这是什么词性、什么句式,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等等。”
(脓据语境,解读语境。如《紫藤萝瀑布》中的“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里先将香气与浅紫色联系起来,赋予香气以色彩,再将那香气氤氲、紫气弥漫的景象喻作梦幻,最后用“笼罩”将“梦幻”与“我”联结起来构成一种意境。
②调动生活经验,感受意蕴。语言是表达思想情感的,因而语感必然包含情感因素。要获得真切的语感,就要亲身体察,把眼前耳边的语言文字同自己生活中已有的情感联系起来。
③驱遣想象,意会言语。语感是基于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的。语感教学需要大量形象思维的介入。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成分,因而在教学中对联想和想象应予以足够重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明确语感练习的重要量,进行大量的语感练习,让学生积淀语感、形成语感。只有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了语感的培养,才能真正的实现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推动教学论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及其它能力的全面提高。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