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人文情感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06 点赞:25568 浏览:11817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当今信息时代,世界各国已融入知识经济的大潮之中,社会的进展推动着教育的变革,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言基础知识,还担负着推动教学论文学生的个性获得和谐、充分、全面进展的责任,实施“情感式”教育成为人们的共鸣本文就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情感教育进行了探讨浅析。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人文;情感教育
大学语文教学应回归到“以人文教育为本位”的呼唤,是当前我同语文教育论述探讨和教育教学革新教学论文的一股最强音。的确,提倡人文精神,进行人文教育,是我们语文教育教学“阵痛”后的思索。在语文教学中倡导人文情感教育的理念,渗透人文情感教育,理应成为当前语文教学革新教学论文和实践的必然选择。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大学语文教学是渗透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和文化品位,进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在各学科中,大学语文应该首先摆脱以理性工具为基础的教学方式,由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练习,转变为重视对文化作用和人文价值的揭示;由只注重培养学生作为社会所需的专业技能,转变为重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培育与进展;由只注重对学生个体的改造,转变为重视人的全面进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使我们的教学越来越具有人情味。
有鉴于此,我以为教学中渗透人文情感教育,我们语文教师是有所作为的,请看以下三方面的探讨:

一、关注心灵

真正的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的活动,而不是理智知识和熟悉的堆积。师生联系不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占有与被占有的联系,师生之间倡导的是灵魂之间同等的交流。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双重地有着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身有着着,客观上又有着于自己存活的这些无机条件之中,”教育假如只以客观层面去把握人,那把握的只是物化了的“人”。所以,要想把握不同于其他自然有着物的“人”,就必须关注人的心灵。关注学生的心灵,首先要处理好师生联系。现在一般的提法是,师生在课堂上是“主导性和主体性”的联系,在平时则是朋友联系。但我以为,师生之间应该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对话性”联系。地位是同等的,交流才是相互的;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心灵。语文课本所选人的大量文学作品都是文化精品。其中不乏形象鲜明、血肉饱满的“典型人物”,他们的心灵就很值得学生去关注。如《崤之战》中的晋原轸与《鸿门宴》中的范增,一样的足智多谋,一样的忠心耿耿,也一样的率直刚强教育论文。
“悲剧性人物”中的玛蒂尔德、葛朗台、别里科夫、阿Q等,都可以对他们作横向深入而有趣的心灵比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作品人物的心灵,不仅让他们能正确地把握人物的形象作用,更让他们学会了如何把握自我。

二、尊重个性

每个人都有自我意识,这种意识并不是先天预成的。海德格尔曾指出:人和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只是根据他内在的可能性在筹划、在自我设计,并不断获得自己的本质,并不断领会属于本身规定性的东西,在这一过程中一个人的意识逐渐变得不同于他人,即所谓的个性化。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自我意识,更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并鼓励学生积极进展个人意识,帮助学生养成对自己、他人、社会负责的生活态度。如在讲“诸子散文”时,我一向不主张把孔子、孟子、韩非、庄子等人当成“思想的化身”而强加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把他们看成有喜怒哀乐的常人。在讲授《(论语)二章》时,我先对学生说:“孔子虽被尊为‘圣人’,但并非是一个时时刻刻都宽容大度、循循善诱和蔼可亲的人,他有过在言辞激烈时的面红耳赤,也曾有过颠沛流离、郁郁寡欢的时候……”设置这样导语,既能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义能引导学生以“人”的角度来看待孔子。同样,在研读《庖丁解牛》时,引导学生感受庄子的“以容不迫”和“怡然自得”……在总结单元教学时,我又让学生以“诸子”中选掸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并畅谈自己的看法。学生兴趣大增,纷纷以自己的喜好出进展开议论,出色纷呈。有一位学生这样评说孔子:“我最喜欢孔子,不是由于他是个名垂千古的大教育家,也不是由于他那流传久远的伟大思想,只为他那追求成功锲而不舍的心、教育学生孜孜不倦的心和对待别人慈爱仁爱的心。”另外一位学生则这样评价韩非:“我最喜欢韩非,由于在孔子、孟子、韩非三人中,孔子只适合做我的长者,他不会由于任何理由而不指出你的错误;孟子则十分适合做一个生活的导师,他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听者会自然而然地被他的‘仁义礼智’潜移默化;而韩非则最适合做我的朋友……”我想这样的语文教学,不仅不会面目可憎、枯燥无味,反而布满了人情味。

三、培养情感

人们的思维、想象和记忆等心理活动,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因情感的冲动而产生的,它们无一不受情感的制约。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渠道。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作用,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不失为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语文教师靠什么来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呢?“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当然也要靠“情感”,即以情动人,潜移默化。记得一位心理学教授曾这样说“在推动教学论文学生的学习方面,不能无视情感的作用。情感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刺激,或者成为障碍。”他曾用大量的实验证实:学生一旦对学习失去了情感,那么他的思维、理解、记忆等性能就会受到压抑。教学实践表明:假如教师感情淡薄,就不能与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融洽起来,教学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假如语文教师能够加强自己的情感修养,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策略的探讨,就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心扉、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曾尝试如下途径,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1、通过字、词、句及文章有关内容的赏析,使情感教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浅析中

教师讲,学生听。这还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最主要的课堂讲授形式之一,尽管它受到不少的非难,但完全否定这一传统的教学形式,至少在目前看来还是不可能的。不足的关键是教师在实施这一教学形式时,能否调动起教学双方内在的情感。教师若能充分挖掘出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并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加以体现,以而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能在课堂上形成师生间和谐的“情感交流场”,并在情感的流程中完成知识输出与接纳的目的。如讲授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如何让学生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就不能不对文中“出离愤怒”、“深味这非人间浓黑的悲凉”、“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等重点词句作必要的讲解或提示。此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悲愤”这一厚重而又深广情感的外在形象作用,如“徘徊者”孤独的身影、“学者文人”的阴险嘴脸、义士们在弹雨中殒身不恤的“事实”等。

2、在诵读和联想中,使学生心领神会作者的情感

朱熹说:“大抵观书先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学生通过熟读和精思,能够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及作者情感的把握。语文教材选人了大量的中外古今优秀诗歌和抒怀散文精品。对这一类课文,教师若能灵活地采用绘声绘色的朗读、抑扬抑扬的诵读,就更轻易把无声的视觉语言化为有声的听觉语言,以而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如教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绿》,如何让学生突破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颇不宁静”及“惊诧”之情这一教学难点时,教师无须大讲特讲,只需在课前创设情境,渲染气氛,然后带着情感朗读,领学生读,让学生低声入境地自读,这种通过气氛、情感、环境的渲染,反复诵读的方式,更轻易使学生人情入境,产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总之,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的大潮中,“情感式教育”势在必行,而推行“情感”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没有革新教学论文的教师就谈不上培养革新教学论文的学生,作为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和学生观,推动教学论文学生的个性能获得和谐、充分、全面的进展。教师要不断探讨教法和学法,博览群书,刻苦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成为源头活水,才能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永远布满活力,并能经受住社会的大浪淘沙,跟上时代步伐。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