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03 点赞:3762 浏览:130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文题,即文章的题目,它是文章的眼睛、“窗户”,是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深层内容的第一级台阶。它的作用或者概述文章内容、统领全文,或者突出文章重点、贯串全文,或者暗示写作策略,或者流露作者的情感倾向等等,捉住文题则“举纲张目”,因此,文题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绝不能忽视、偏颇。
那么,怎样以文题入手,进行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有效有益的阅读教学呢?

一、因题设疑,以疑启思,激发兴趣

学过教育心理学的都知道,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原动力之。利用文题设疑求答,就像机器添加了润滑油,能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索方向,一定的学习心理。教《中国石》时,我诱导学生,石头是一种很普通的东西,你能说出一些石头的名称吗?戈壁滩上的一块石头,被边防战士称为“中国石”,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呢?它的名称是怎样来的呢?你们一定很想知道,课文《中国石》告诉了我们,现在一起来学习。通过这样设疑,题目有了一种神秘色彩,学生探求的被激发起来,在此基础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思索课后不足,学生对小姑娘发现石头的形状像雄鸡,而“我”由形似雄鸡联想到祖国的版图,定名为“中国石”的经过,读得特别津津有味,对战士们以“中国石”寄托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思产生了共鸣。

二、理解文题,捉住线索,把握重点

一些文题或暗示文章的写作重点,或是贯串全文的线索。通过理解文题以而理清层次,明确文章重点。《一次科技活动》、《高大的皂荚树》、《参观刘家峡水电站》这类题目的写作重点较明确,只需提醒,学生可以明白了。而有的同比较蕴藉、隐晦,只是文章的线索,起到贯串全文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辨析、思索理解。

三、比较浅析,明确中心,品味构思

对于题材、体裁、写作策略相同,而中心思想不同的文章,通过对题目的比较浅析,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领悟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如学习《倔强的小红军》时,我让学生与《小珊迪》和《倔强的小红军》的题材、体裁和写作策略基本相同,注重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和心理活动的刻划描写,以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互交替铺展情节,甚至主人公的结局也以死告终。以题目看,《小珊迪》作题平淡、苍白,这与作者要体现小珊迪的悲惨遭遇,揭示资本主义罪恶制度有关;而《倔强的小红军》则明确揭示了人物的倔强性格。《小珊迪》歌颂了手足情深、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倔强的小红军》则歌颂了英勇无畏的革命气概。小珊迪命运悲惨,可怜可悲,令人同情、心酸,他的死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不可避免的必然结果,“我”同情之余,内心是无奈;而《倔强的小红军》中小红军行为悲壮,可歌可泣,令人感慨、激昂。作者(陈赓)悲痛之余,心中是悔恨的。这样通过文题的比较浅析,使学生明确了这两篇课文固然体裁、体现手法、人物类型都基本相同,但写作目的不同,中心思想自然有有差别,所以在构思、材料安排上要为中心思想服务。《小珊迪》的“我”先误以为“可能上当”再具体道出实情,死前的细节描写“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似乎表示感激。忽然,他眼睛里的光消失了。”体现了小珊迪的悲惨命运;《倔强的小红军》的小红军用极为机智的办法谢绝陈赓的帮助,后来陈赓以联想中醒悟到自己被小红军“假装”的样子“骗”过了,他回头找到“倒在地上”的小红军,掏出小红军的干粮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这个细节把情节一下子推向,这样构思有力地深化了中心思想,这“牙印”刻下的是小红军赤诚的心,坚强的意志。

四、吟诵比较,指导朗读,感受感情

吟诵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反复诵读,能逐层剥开语言的外衣,进入知、情、意、思相互交融的阅读境界,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样,文题教学也需要而且必须吟诵。《劳动最有滋味》这个题目,我读了三种语气让学生比较。先读成一般的陈述语气很平淡,体现不出作者鲜明的劳动观点,疑问语气也表达不出作者坚定的劳动信念,只有感叹语气才能正确地体现作者在劳动中获行的滋味和乐趣的感情。并指导学生反复吟诵,比较三种语气的差别,确定朗读课文的基调。然后进入对全文的朗读理解和诵读指导,同学们较正确地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以题导写,加强练习,培养能力

文题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中心思想,提高朗读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写作水平。有了课文作依照,学生在对具体的文题时如何审题、选材、构思、布局、立意、遣词造句等方面,会触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得到很多直接的感受,很好地发挥课文对作者文教学的范例作用。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效果就显而易见。主要策略有(一)仿写。学了某一篇课文,设计一个相似的题目,让学生按照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教了《高大的皂荚树》后,写《茂盛的榕树》;讲了《旅行家树》后,练写《四方竹》。(二)迁移。迁移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渗透、运用而获得新的知识的过程。将课文题目略作变化,成为作文题目。讲了《海滨小城》,换一个地点写西樵官山城区。因写作对象不同,学生模仿时必然进行必要的创作变化,以而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不转变题目原文的意思,将课文体裁转变,进行改写、扩写,也可以达到由读到写的迁移。教了古诗《寻隐者不遇》,要求以第一人称的口气改写成记叙文,描写“我”与童子三番问答的情景和人物的神态、心理变化。因原诗以答代问,要改写成记叙文,必须展开想象,以而达到练习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目的。学生动起笔来有例文可依,因而言之有物,趣味盎然。
总之,我们重视文题的教学,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教学论文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