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读浅谈高职院校自动化学生工读培养目前状况及不足研究结论
【摘 要】本文借鉴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以作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在培养中出现的问题为例进行分析研究,提供对学生培养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自动化;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企业培训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能和本科院校在为社会培养人才方面上平分秋色。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来了大批的优秀毕业生,得到了企业的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这些成绩的获取与我国现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是密不可分的,这种优越的培养模式,学生学制三年,在校学习两年,在企业以”准职业人“的身份顶岗实习一年。然而目前我国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还不够深入,存在许多不足,以下将结合我校自动化专业学生校企合作培养情况,对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作一些教学探索。
伴随着学校的发展,教学条件越来越好,师资强,设备全,基本能够实现预定计划的教学培养。自动化专业所使用的设备为校企联合研发实训设施,其工作过程为典型的企业自动化生产设备工作流程。能高度模仿真实的工作场景,使学生达到“学即会,会即用”的目标,即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实验课程内容,在相应的工作岗位顶岗实习时即能应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国际应用较为广泛的项目式教学法,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性,结合实验把知识组织成十个独立的小项目,由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分工完成,项目的考核是由学生参与,教师充当辅导的角色,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经过系统的培训走向工作岗位,得到国内外许多知名企业的认可。
目前自动化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主要从事设备操作岗位和设备维修岗位。设备操作岗位主要是操作半自动化设备进行生产活动,设备操作步骤简单,专业知识应用较少,以操作技能的为主,多为重复性劳动。设备维修岗位主要是对负责区域内机械设备进行电气方面的故障诊断和维修,设备先进,类型多,维修量大,需要牢固的专业知识和维修经验,还要不断学习新设备的知识才能胜任。两种岗位对学生的要求,以及学生进入岗位后的培训差异极大。顶岗实习后,学生的工作内容由企业决定,学生在何种岗位工作的随机分配,对于许多上进心较强的学生来说,分到操作岗位是一种打击,许多问题的出现是企业不可推卸的。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校企合作办学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难题,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总能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实现多盈局面,实现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范唯.发掘高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辽宁高职学报.2012.02
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4
[3] 朱梅初.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浅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04
作者简介:
周传颂,男,硕士研究生,1984,研究方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源于:论文摘要范文www.618jyw.com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自动化;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企业培训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能和本科院校在为社会培养人才方面上平分秋色。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来了大批的优秀毕业生,得到了企业的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这些成绩的获取与我国现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是密不可分的,这种优越的培养模式,学生学制三年,在校学习两年,在企业以”准职业人“的身份顶岗实习一年。然而目前我国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还不够深入,存在许多不足,以下将结合我校自动化专业学生校企合作培养情况,对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作一些教学探索。
一、学生在校期间专业能力的培养
我校的教学专业课程设置是以培养中国汽车行业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自动化专业课程的设置立足于企业岗位的人才需求,结合汽车产业中典型的自动化工作岗位,在企业现场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后开发的,目标是使学生毕业后就能适应工作环境,胜任岗位。最终选取了两大方向-PLC控制和单片机控制,这两大方向都是属于控制类,在企业自动生产线中应用非常广泛,课程设置与企业岗位匹配度高,与自动化行业生产应用的主流相吻合。伴随着学校的发展,教学条件越来越好,师资强,设备全,基本能够实现预定计划的教学培养。自动化专业所使用的设备为校企联合研发实训设施,其工作过程为典型的企业自动化生产设备工作流程。能高度模仿真实的工作场景,使学生达到“学即会,会即用”的目标,即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实验课程内容,在相应的工作岗位顶岗实习时即能应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国际应用较为广泛的项目式教学法,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性,结合实验把知识组织成十个独立的小项目,由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分工完成,项目的考核是由学生参与,教师充当辅导的角色,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经过系统的培训走向工作岗位,得到国内外许多知名企业的认可。
二、企业顶岗实习现状
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在实习基地从事与企业员工一样的生产实践活动。学生和企业员工一样,从事生产工作,承担工作岗位的责任,参加岗位培训,获取一定的劳动报酬。学生经过两年的专业学习后,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参加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验证、综合运用,并最终形成岗位能力,以适应工作岗位的工作需要。目前自动化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主要从事设备操作岗位和设备维修岗位。设备操作岗位主要是操作半自动化设备进行生产活动,设备操作步骤简单,专业知识应用较少,以操作技能的为主,多为重复性劳动。设备维修岗位主要是对负责区域内机械设备进行电气方面的故障诊断和维修,设备先进,类型多,维修量大,需要牢固的专业知识和维修经验,还要不断学习新设备的知识才能胜任。两种岗位对学生的要求,以及学生进入岗位后的培训差异极大。顶岗实习后,学生的工作内容由企业决定,学生在何种岗位工作的随机分配,对于许多上进心较强的学生来说,分到操作岗位是一种打击,许多问题的出现是企业不可推卸的。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三、企业培养学生态度不积极
在传统观念中,学校担负着育人的职责,企业以追求生产效益为己任,学校和企业各司其职,完成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然而放眼全球,在职业教育发展较为完善的发达国家,企业和学校积极合作,积极参与学生培训,培养出来的学生得到个人、学校和企业的认可,形成了一个三盈的局面。国内企业“用人而不育人”的观念需要改变,应履行为社会育人的责任和义务,促进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企业不愿意投入对学生的培养,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企业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学生进行较高水平的培养,而由于行业的周期性及学生的择业,会有许多学生不愿留在本企业,对于追逐利润为目标的企业来说,亏损大于收益,于是都不积极投入实习学生的培训;另一方面是企业对于高等职业院校顶岗实习学生的定位,许多企业都认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是廉价的打工仔,把学生几乎都安排在劳动密集性岗位,从事简单重复的流水线作业,不需要很高技能和知识,没必要投入经费对学生培养。这样对企业来说,得到的是低成本的年轻力壮的劳动力,符合企业的利益。四、缺少完整的培训体系
企业里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培训计划。学生进入企业后,由车间指定师傅管理和指导,这些师傅一般都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工人。他们对于企业所用的设备从构造到维修都非常精通,但是教育能力有限,缺乏对学生知识水平的了解、知识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再加上个人对培养学生的态度,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不尽人意。学生进入一个工作岗位后,企业为了获得稳定的产品质量,往往不允许学生调换岗位。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只能跟随一个师傅学习,而学习的内容由其工作岗位决定。有些学生在操作岗位上,其所用的设备是固定的,所生产的产品是固定的,设备的工作流程是固定,其所面对是重复的、单调的操作,而不能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这种情形不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会让学生有被当作机器人的感觉。五、对学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探索
从多年来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果得到了肯定。而通过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调查来看,企业对学生的培养还存在许多问题。以下只探索上文中出现的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提高企业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首先要改变企业从个体利益的眼光对待学生培养的问题。学生毕业后无论是否服务于实习的企业,只要其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高技能和知识都将会为社会的发展作贡献。从这个角度出发,生产产品和培养人才都是为了国家的发展。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降低企业培养学生所承担的费用,比如减免税收,提供财政专项补贴等。在学校方面,对于紧缺性专业高技能人才,可优先考虑合作企业用人选人;对企业开放部分学校资源,如礼堂、运动场、实验室等;对于学校需求,同档次同价位产品可优先合作单位的产品中标。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为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拓展与企业的合作,提升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二)完善企业培养体系,提升学生价值
针对顶岗实习的学生,我校创造性的开设了DL(Doing by Learning)课程,让学生在工作之余继续学习本专业的课程,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但是针对企业设备的特殊性,学校的教育没有能力跟踪更新,必需依靠企业对学生的培养。在自动化专业课程中,已经把企业中典型的生产设备开发成实训系统,但这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设备没有涉及到,学生想要掌握更多的技能,必需依靠企业培训。但是企业人员缺乏教育专业知识,不能够很有效的传授技能知识,这个问题可通过教师和企业培训人员采用优势互补的方法解决。由企业培训人员指定培训内容,教师根据自己掌握的学生知识构成状况,对培训内容按照内在的逻辑性重新编制,制做成课件,告诉企业培训人员采用什么教学方法,什么考核方式等。企业还需制定详细学生培训计划,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培训,落实核查计划,鼓励学生参加培训,对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等,提升学生的价值,把学生培养成能干、会干、巧干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办学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难题,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总能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实现多盈局面,实现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范唯.发掘高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辽宁高职学报.2012.02
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4
[3] 朱梅初.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浅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04
作者简介:
周传颂,男,硕士研究生,1984,研究方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源于:论文摘要范文www.618jyw.com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