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班浅谈中班区域活动指导对策

更新时间:2024-02-07 点赞:28758 浏览:1317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实施《纲要》改革课程,我们更多地关注儿童的个体发展,提倡为幼儿提供开放、丰富多样的环境,允许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学习。于是,我园将区域活动这一种“强调教育环境,注重幼儿这一教育主体,侧重开放的教育要求”的活动作为重点研究课题,使其成为集体教育的补充和调整,成为更好实施个别教育和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在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利用不好资源而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效应。于是,本文以中班区域活动为切入口,探讨如何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指导策略以促进区域活动发挥有效性。

一、重视对区域活动的观察与分析

首先,观察幼儿对区域投放材料的操作情况。因为材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科学投放各种材料,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是开展区域活动的保证。所以要时时关注材料投放的适宜性,使得材料最大程度的引发幼儿操作的机会和愿望。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对材料的依赖就更大了。他们有了初步的活动经验和活动能力,但不能很好地进行运用。他们需要依赖活动材料来开展游戏活动。因此,对于材料的选择和观察尤为重要。
其次,关注幼儿探索学习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充分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更为客观地去评价幼儿,并找到帮助不同层次的孩子的正确指导方法。对于中班幼儿,教师可更多地从幼儿参与活动的坚持性、独立自主性、新颖性与创新性、语言表现、同伴间的合作交往、材料的使用、活动的常规以及活动中自己和同伴的评价等几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找到能根据幼儿的个性、差异等进行指导的方法,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区域。

二、面向全体注意个体差异,摆正位置适时介入指导

首先源于:大专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教师要面向全体。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观念。重在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建立和执行规则,指导幼儿通过协商,运用规则协调行为。有助于教师更好地面向全体,可用幼儿轮流充当小组长的方式相互提醒督促,互相作出评价。
其次,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等进行指导。若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区域,必须考虑幼儿的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中班幼儿语言有了一定的发展,理解语意的能力由逐渐增强,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运用带有启发性、建议性的语言来指导、引导幼儿主动地去参与活动。对于能力相对弱或强的幼儿,应更注意指导的方向,最大程度的利用操作材料的层次性去指导他们在自身的程度上进行自由探索,获得成功。
最后,教师介入指导要适宜。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幼儿确实因其本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致使探索活动难以继续的时候,才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三、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评价,并适度的调整

《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在教育评价的基础上,适度的根据幼儿需要、主题变化、活动延伸和深入等将区域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使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活动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
首先,把终结性的评价变为过程性的评价。将统一、定期、标准化的评价变为个人化、发展性的评价,促使教师将视觉从关注结果转为关注每一个孩子是怎样发展的,从而真正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力,促进其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发展。
其次,创设多方位的教育环境,使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不断开拓活动空间,解放孩子,充分调动孩子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时刻观察区域活动中幼儿和操作材料之间的互动情况,适度的根据幼儿需要、主题变化、活动延伸和深入等等将区域进行调整。
总之,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活动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环境及均等的活动机会,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环境和同伴的相互作用中,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和获得经验。活动过程中,需要教师敏锐的洞察力和较高的教育智慧,以观察、指导、记录、交流与聆听作为主要方式,促进孩子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多元表达表现,主动而快乐的发展!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丽水市机关第二幼儿园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