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教学质量新课标理念下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策略

更新时间:2024-03-26 点赞:10214 浏览:3709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摘自:毕业论文范例www.618jyw.com
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这里的高效不仅是教师高效的讲解,更多的是指向学生高效学习,指向师生在共同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知识、技能、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的最大化发展。

一、实施有计划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

初中历史教学要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学生有了想学的愿望是基础,但关键还要会学,会学就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要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第一步:先学。“先学”是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看书、练习、自我检测。这一步有四个环节:①教师揭示自学目标(教师导入,展示自学目标,学生阅读)。这一环节具有目标与导向的作用,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②自学指导(展示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要领及所需时间)。③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一环节的表现主要是督促和指导,对象是全体学生,尤其是中差学生,教师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进程,督促他们积极学习,了解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帮助他们克服困难。④学生练习,即检测自学的效果。检测的目的:发现自学后存在的问题。检查的重点对象:中差学生,多给中差学生表现的机会,也可以充分暴露问题。检查的问题:与学习目标一致,以基础为主。检查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步:后教。即指导更正、小结归纳。这一环节要求教师:①明确教的内容。这是指教师要讲得精炼,讲得精彩。②明确教的方式。教的方式是兵教兵,即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并通过讨论弄懂为什么。③明确要达到的目的,突破难点,熟练运用和掌握当堂所学的基础知识。第三步:当堂训练。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书写工整规范,像考试那样严格。当堂训练的作业一般分两类,一类是必做题(基础题),面向全体学生,可以是课后习题、改编题,或完全由教师自己设计的有针对性的题目,这类题要求学生个个会做,人人过关。第二类题是选做题(属拨高层次),面向尖子生,让尖子生吃得饱,吃得好,这样让培优和辅差同时进行。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让学生都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效率。

二、活跃历史课堂气氛,在快乐中学习历史 

历史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活动”起来,老师就相当于“导演”,要真正做到“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很多历史课堂有了学生朗读、绘图、讲故事、唱歌、历史剧表演等,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立意翻新,学生踊跃参与,课堂可谓“热闹非凡”。但是学生活动不是盲目的,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不能“华而不实”。历史课堂“活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也就是我们要引导学生不能只为了感官的刺激而活动,而是要明确活动的意图,既要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又要防止学们偏离主题,并在学生“活动”中随时提醒学生本“活动”的目的。如在七年级下册《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里的明清八股取士一目中,我安排了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表演短剧、“看图说史”等活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让学生“看图说史”的活动,学生非常踊跃,纷纷发言。有趣的是他们对图中挑担子的小男孩的身份发生了争议,初一学生的天真本性使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有说是货郎的,有说是书童的。这个时候不能由他们争个没完没了,偏离主题,于是我对他们的发言都做了肯定表扬——“观察仔细,想象丰富”,并允许保留各自的意见,然后立即顺势让学生们思考此图整体上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留有悬念又尊重了学生,也不让他们太偏离主题。结果学生们也就很快言归正传,并都能说到当时八股取士考试制度下读书人的复杂心理,并能理解八股取士的危害,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对本课的学习。

三、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新课标教学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也叫创新态度,是一个人对于创造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从心理成分方面说,创新精神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认知成分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这三种成分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创新精神。也就是说,构成创新精神的三种心理成分决定着一个人想不想去创新,有没有创新的愿望和动机,是不是对创新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能不能有效地自我控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去积极地进行创新。

四、历史教学要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

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要进行五千年中国人民奋斗史,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历史的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在封建社会里,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在近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出路何在?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进行了英勇的斗争。许多求进步的先进思想人物,提出了不少济世图存的主张,企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但都没有成功。“五四”运动后,随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中国的诞生,真正救国救民的责任落到了中国领导的中国工人阶级身上。历史已经证明,唯一的出路,就是在中国的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走新主义革命的道路。经过28年的英勇奋斗,我们终于取得了新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作者单位:河南省襄城县颍阳镇初级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