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品课堂充满诗意

更新时间:2024-01-26 点赞:2551 浏览:658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思想品德课程在关注学生品德教育的同时,更为突出的是要重视以优秀的人文资源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用真诚的情感叩开学生的心弦,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以而推动学生人文素养的进展,丰富学生的心灵,形成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诗意课堂;创设
1992-7711(2012)16-035-1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思想品德课运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引领学生进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但是在思品课教学实践中,其课堂上少了些许灵动,少了些许情趣。回首教学的历程,笔者次第检索,认识到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积极的体验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创设诗意课堂。笔者把点滴做法归结如下:

一、优化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生活世界,构建真实有效的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论述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作用建构而获得的。由此精心创设有效情境,选取丰富素材,整合资源,创设真实不足教学情境,这是建构主义论述的进展。老师要正确地指导学生学习与探讨,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时,教师要有效地设置真实不足情境,引导活动层层深入。
教学历程中,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实际,重点抓住学生关心的热点不足,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心里特点,教学情境的设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融入学生的生活。
如新授《做个成熟的消费者》时,笔者设置了“挑选商品”这一环节,课前笔者准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商品,把学生分为四组,让学生在课堂上结合自己平时的购物经验当堂挑选。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七嘴八舌,积极地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老师趁机问:挑选商品时,你们会注意哪些不足?同学们争着抢答,“,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地等等”。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在情境中及时掌握了消费知识,老师又积极地引导了学生科学消费。

二、开展有效合作学习,激起思维碰撞

建构主义学习论述还认为: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作用,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由此思想品德课堂有效合作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的具体特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探讨之中。
但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开展得有效,还要注意:一是学生独立深思是合作的前提。小组合作应该建立在学生个人独立深思、体验、感悟的基础上才能有实效。合作学习前应有学生独立深思的空间。不能任何不足一提出来,就讨论交流,给予学生自己思维的历程。二是选取恰当的内容是小组有效合作的重要支撑。小组合作的历程应是解决学习的重点难点的历程。合作学习内容的设置既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又要贴近生活的实际。学生有话说,学生有兴趣说,学生有开阔的思路说。三是老师跟踪指导是小组有效合作的保证。在学生的交流历程中,老师有意识地对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指导,或给予鼓励,或给予倡议;对学生交往的能力进行恰当的训练,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如何学会倾听,如何学会赞美他人,如何调查探讨,如何总结,如何展示小组的成果,老师要坚持长期的指导和训练,学生的能力才能达到提升。

三、正视多元的价值观,设置有效不足,引导学生在思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活动历程,应该是学生诸多能力进展的历程,能力的生长源于不足的发现、探究和解决,能力进展的核心是“不足”。 不足是探究学习的先导,它既是探究学习的资源,也是探究学习的推动力。美国哈佛大学有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不足,深思不足。”不足设置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学生思维活动的参与广度与深度,直接影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由此,在教学历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设置生活中的具体真实不足,在具体的情境中辩证地浅析不足。
老师在评价时,要以生活为中心,正视在社会生活中会有很多这样两难的时刻,我们要进一步深思、反省,以实际生活中尽可能作出多种正确的选择,要引导学生要关心他人、关心社会。

四、课堂教学,凸显人文魅力,彰显丰富情感

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是对人类存活作用和价值的关怀,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作为人文科学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关注的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人文情怀。
我们的思想品德教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博大的人文空间,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展示着真实的情感,散发着生活的光彩。在教学中,以课堂导入、情境创设、不足设置、活动的开展,教师都要放大教材的人文空间,使学生乐于接受。
人文精神不是客观的知识,而是内心的心里感受,内心的丰富情感。人的认识活动是与人的情感活动,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只有把握教材的人文魅力,情感因素,借助资料的情感内涵,组织恰当的实践活动,充实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真实感情,以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白学习目的。
人文精神的培育必须在平等的、开放的氛围中,需要学生作为主体进行自我体验、反思、积淀和生成,自觉地建构,才能逐渐让学生在知识和生活的体味中,生成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和品德。

五、糅合诗歌教学,展现意境优美的课堂

诗歌,语言简约凝练,意境含蓄蕴藉,无限优美的曲调,升腾的无限风情,是一种唯美的文学形式。“腹有诗书气自华”。把诗歌引入教学,传递这优美的课堂意境,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丰富情感体验,推动道德践行。例如,教学《了解我们的老师》时,教师播放配乐诗朗诵,“风在水上写诗,云在天空写诗,灯在书上写诗,老师在黑板上写诗。”在这里,教师通过配乐诗朗,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创设如诗的课堂意境,让课堂迸发智慧的火花,释放快乐的音符。
笔者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赞赏学生的多元表达,崇尚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欣赏学生丰盈的思想表达,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笔者努力追求唯美的课堂,追求诗意的课堂,推动学生情感智慧的提升,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