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效让思品课堂生“动”高效理工

更新时间:2024-03-04 点赞:16637 浏览:7167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思品课往往给人枯燥无味的感觉,关键是学生没有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没有能“动”起来,课堂只是教师说教的“舞台”。苏教版新编思想品德课巧妙地把理论知识和具体事例结合起来,尤其是“知识链接”和“探究平台”更增加了课本的“广度”和“维度”,给学生“动”起来提供了足够的空间。200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特别指出:要积极改进中小学思品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和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因此,作为思品课教师,建立生“动”高效的思品课堂,充分发挥思品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我们责无旁贷。那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618jyw.com
么,怎样让思品课堂生“动”高效呢?笔者近来由于工作的需要,听课较多,体会也较多,现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提高自己的课堂亲和力

人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想让学生“动”起来,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平视学生”(对于初一初二的学生,这一点尤其重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用丰富的知识感染学生,给学生春风化雨式的爱,主动走进学生中,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拉近与老师的关系。在感性上缩短和学生的年龄差距,在心里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生疏感,和学生建立“忘年交”式的友谊,有时不惜“牺牲”自己,自我嘲解,以达亲和之目的。比如,有一次我借班上课,面对生疏的初一新生,我自我介绍:我姓“于”,但不是“愚昧”“愚蠢”的“愚”,在我们教室里永远找不到“愚昧”“愚蠢”。教室里一片哄笑,紧张的气氛马上缓和,我接着引导:“大家有没有信心上好今天的课?”教室里异口同声,声音洪亮,一下子打破了那种严肃沉闷的课堂气氛。由此可见,轻松幽默的课堂语言是使课堂气氛活跃的催化剂。当然,教师体态语言的巧妙运用和恰当表达,也能提高自己的课堂亲和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设计有趣的课堂导入

想让学生动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导入至关重要。如果一堂课的开始未能发动学生,营造生“动”的氛围,构建生“动”的平台,那么这堂课学生肯定会索然无味,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完全听命于教师;教师也会越讲越没信心,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有的公开课教学任务没完就草草收兵,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有趣的课堂导入方法较多,如成语导入、经典故事导入、经典视频导入、音乐导入,其中“音乐导入”我平时用得最多。黑格尔曾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可以直接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的濡染中开课,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使学生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共鸣,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活气和灵气,增添教学的感染力,为生“动”营造一种灵动的氛围。例如:在学习《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这一课时,我用《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导入,学生的学习情绪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大家陶醉在天籁之音的美感中。我充分利用“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发问:这位老人是谁?“在中国的南海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事情?学生们争先恐后,举手回答,非常轻松地进入了课堂的主题, 圆满高效地完成了这堂课的教学任务。

三、讲究激励和评价的技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要轻易给学生打零分。尤其在课堂上教师不要随意说“不”“不行”“错误”等字眼,不要轻易地否定一个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学生只有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才能畅所欲言。诸如:“你的表现让我很开心”“你的进步怎么这样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的思维非常有深度”“这一点我都没想到,你是怎么想到的”等等,这些语言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很好,脸上溢满轻松喜悦的笑容,这样的课堂怎能不生“动”高效?
有时为了极少数学生能在课堂上动起来,我还适当改变课堂评价的标准。因为思品课不能纯粹用试卷分数来评价学生,也不能纯粹用课堂默写来评价学生有没有掌握,应该以学生行为习惯的变化和思想素质的升华作为评价的标准,也要以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否养成作为评价的标准。例如,在学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这一课时,为了让课堂上无精打采、课后调皮捣蛋的“后排男生”彻底改变自己,我适当改变对他们的课堂要求,换个角度看他们,不再要求他们默写概念,背诵问题,而是要求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他们也许是觉得新鲜,课堂上学习兴趣很高,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药家鑫的悲剧发生的原因”小组讨论非常激烈,尤其是那几位男生情绪激昂,一改过去的“病”态,争先恐后地上台发言,一致认为:法律意识淡薄,自认为“撞死人比撞伤人好”。其实,我们的学生真的很可爱,评价方式的改变,就是为了给学生找亮点、找自信,让课堂生“动”高效。

四、“实话实说”教学情境的创设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思品课不是以传授文化知识作为主要功能,而是以文化知识为载体,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品质教育。教学情境的创设正式触及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从而把学习活动变成了学生的情感需要。为了让学生敞开心扉,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争取教育的主动权;也为了让学生争做课堂的主人,提高课堂效率,我每堂课都设计了“实话实说”这一教学环节。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让学生走上讲台,畅所欲言,反思解剖自己,“先破后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例如,在学习《学会合理消费》这一课时,让学生阐述自己的消费观念:有的学生认为花父母的钱要节约;有的学生平时非名牌不买;有的学生尽管家庭困难,但是也想穿名牌;有的学生家庭经济虽然困难但不想同学老师知道,觉得没面子……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教师再适当点拨引导。其中有一位学生父母离异,家境贫寒,但他从不让奶奶到校,忌讳询问家庭情况,拒绝接受任何帮助,但该生在我们“实话实说”平台也敢于说出心里话,表达自己的心声甚至是自己的心理阴暗面。许多学生逐步认识到自己消费观的错误,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正在形成,学生在生“动”的课堂逐步长大,这样的课堂难道不是高效的吗?
生“动”的课堂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人们对思品课枯燥无味的印象,最关键的是学生在课堂中能充分展示自己,在讨论中学知识,在争论中明事理,把思品课当作思想争鸣、观念碰撞的平台,在争鸣和碰撞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思品课育人的目的。因此,生“动”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真正育人的思品课堂才是高效的思品课堂。
(责任编辑 袁 妮)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