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

更新时间:2024-02-26 点赞:34033 浏览:15707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习惯。在教学相关课文的时要渗透思想,让他们受到教育。得到启发,使自己的品质得到良好的培养。

一、充分利用课文,培养学生浓厚的亲情

《金黄的大斗笠》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姐弟情深图。姐姐在大雨来临之前给弟弟送来斗笠,还有他们在斗笠下的谈话,这可以让学生用来对照自己的行为。
朱自清的《背影》,文中凝聚着一种浓浓的父子深情,它能深深地感动读者。在上《背影》这一课时我特别重视让学生感受这种深沉的感情,然后由人及己,使学生们感受他们父母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引导他们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身边的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提出了这样几个不足让学生思索:1.作者说:“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经过揣摩,同学们了解到“太聪明”实际是不聪明,作者自责不能真正理解父母的爱,内心布满愧疚的感情。我接着让学生联系自己:你在与父母的相处中,在父母对你无微不至的关怀时,有没有流露过与作者相似的想法?现在再想想那时的想法对不对?2.在父亲的四次背影中,感人的是爬月台买桔子的背影,儿子被父亲的爱深深感动了。他对父亲的爱已有深切的理解。联系自己,你的父母对你做的类似感人的事,你当时的感觉是什么?学过这篇文章后你对父母的爱是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上完课以后,我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让他们写有关亲情的文章,让他们说心里话,学生爱亲人敬亲人的优良传统也由此培养了起来。

二、充分利用课文,培养学生互助的品质

如《斑羚飞渡》、《鹤群翔空》等。《斑羚飞渡》里斑羚们那种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让死神也望而却步,让我也受到了深深的感动,在上这一课时,我眼眶是湿润的。学生读完以后,我问他们有什么样的感受,他们说感觉到很“热”,由于太让人感动了,“热得眼睛都出汗了”,我知道火候到了,就让他们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来。结果,有的说:“老斑羚太伟大了,它们的献身精神让我们自叹不如。”有的说:“斑羚为了种族得以延续,不惜让自己做别人的垫脚石,实在是让人敬佩不已”;也有的说:“斑羚之所以能成功地飞渡,与它们团结一致是分不开的。”还有的说:“假如我们有斑羚那种团结一致的精神,我们一定会成功。”“团结就是气力”。课堂活跃了起来……

三、充分利用课文,培养学生勤劳奉献的美德

部分同学身上有一种惰性,害怕劳动,害怕奉献。针对这种情况,我加强了这方面的教育。杨朔的《荔枝蜜》热情地歌颂了劳动人民勤劳的品质和奉献精神。讲解时,我赞扬蜜蜂勤劳的品质,并启迪学生结合自己的懒惰情况教学论文谈心得感受。课外,还让他们收集有关“勤”的名言或俗语,结果“天才出于勤奋”、“勤能补拙”、“人勤地出宝,人懒地长草”等都出来了。不仅这样,他们还用这些名言做他们座右铭的,这说明学生已经能够感受其中的含义,并能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了。

四、充分利用课文,培养学生道德规范

第五册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提出语言要得体。“得体”有三个要求。除留意场合,留意对象外,还包含着礼貌要求。我在课堂上布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学习运用“敬辞”和“谦词”。例如:有不懂的不足,不会做的作业求人帮助解答时,运用什么敬辞?问路时,探望病人时,家中接客时……又各运用什么敬辞?考试测验成绩优秀别人夸奖时,做好事受到表扬时……又运用何种谦词?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课外我要求每人收集10条以上的敬辞、谦词和委婉语。一时间班上出现了文明用语的。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是很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我们当老师的要浅析和运用好教材,对能与道德品质教育相结合的教材不能视而不见,避而不谈;对不能与道德品质教育相结合的教材也不能牵强附会,节外生枝。正确的态度是以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认真吃透和把握教材,善于在语言环境中捉住关键的字、词、句进行巧妙的渗透,做到文道结合,水融,这样既落实了语言文字的练习任务,又进行了生动形象的道德习惯教育,做到一箭双雕。
(责任编辑 若 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