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校语文教学中美育培养

更新时间:2024-04-13 点赞:13532 浏览:5833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时代的进展,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技校毕业生提出越来越高的素质要求,不仅要求他们拥有一技之长,而且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较高的审美素质。但是,相当数量的技校学生文字功力差,文史知识贫乏,文明礼节欠缺,艺术品位不高。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一个主要理由是技校语文教学缺乏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陶冶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使母语文化能够渗透到学生的人格中去。”
由于长期以来技校教师把语文学科的知识性抬到过高的地位,以至学生把语文学习当作知识学习,这样一来语文学习的审美教学大大淡化,甚至消失。另一方面,技校学生在思想上对语文课重视不够。他们以为语文课学多学少、学与不学对他们的影响不是很大,因而对语文课在其综合素质的塑造和提升方面所发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熟悉不足,采取应付态度。同时受就业指挥棒的影响,学生们热衷于英语、计算机等热门课程的学习,疲于“考证”、“考级”,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深入学习语文课程。再者,学校也不是十分重视对学生语文课成绩的考核,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以而放松了对自己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进而影响到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
我们都知道,美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人们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感情心理结构,使它与德、智、体等结构协调一致。美育的根本不足是培养什么人的不足,通过美育,可以加深人们明辨是非、善愚、妍媸的能力。审美教育是通过人对美的感受,引起感情激荡,造成感情的共鸣,在愉悦中受到教益。
笔者以为,语文教学的美育渗透,必须根据美育的特点,结合教材的实际,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贯串于教学的全过程。

一、导之入境

导之入境,即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优美的境界,作家描绘的画面或形象、情调或气氛与作家的思想情感等方面的融合,便形成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境界,亦称“意境”。“境”是活生生的传神写照,“意”是作家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一般地说,进行审美教育,首先要进入境界,不入境,就不可能有对美的强烈感受,更谈不上鉴赏美和创造美了。
怎样导之入境呢?可以凭借视听工具提供有关的图画形象和音乐形象,使学生产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进而理解教材的语言形象;或者凭借教师的范读,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意境,唤起内心的视像,全身心地投入作品;或者依靠浅析作品描绘的画面或形象,“状难写之景”于学生眼前,将“不尽之意”适当发挥,把学生领进作品的境界中去。总之,导之入境的策略是灵活多样的。如教授《荷塘月色》一课,教师可以首先组织学习描写荷花的古诗,一唱三叹,创造课堂气氛。然后先容作者及此文的艺术成就,再次振动学生的心弦,继而通过范读以声传情,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愉悦之中,浮想联翩。

二、动之以情

审美情感是审美活动中对一定客体进行评价的体验,没有情感就没有美,也就没有对美的追求和创造。“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或是对美好、纯洁事物向往和追求;或是对崇高品质、坚贞情操赞叹不已;或是对悲痛事物泣不成声;或是对腐朽、罪恶事物怒不可遏……人的感情是非常丰富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入境”的基础上“披文入情”,捉住时机点拨,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在文章中寄予的情感产生共鸣。例如讲授《茶花赋》这篇散文时,应首先牢牢捉住“心都醉”了的“醉”字,以布满真挚的情意点燃学生心中爱国的火焰,然后通过“难免”、“极”、“搁”等体现作者思念祖国的情感曲折起伏的关键词语,进行点拨、渲染、生发,把作者“久在异国他乡”,时而“难免”思念祖国,“想极”了就执笔想写,时而“搁”下笔的眷恋祖国的情感波涛,细腻地传送到学生的心坎上,让学生的心潮随着作者怀念祖国的情感激流澎湃,与作者强烈的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共鸣,以而得到熏陶和感染。
诱发学生情感的主要手段是教师的语言。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布满,随着感情的变化产生抑扬抑扬的声调,轻重缓急适宜。通过感情充沛的朗读,形象化的描述和讲解,就会像磁石吸铁那样牢牢地牵动学生的心弦,就能够把作者之情化作自己之情,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全身心地投入作品。

三、晓之以理

审美教育的落脚点应是塑造美的灵魂,培养高尚的情趣,形成良好的品质。引入意境,感受情感仅仅是审美的低级阶段,要激发学生更深的情感,就必须有理性的熟悉,对文章的深刻意蕴加以领悟、品味和消化,让学生在个性化的形象中看到生活的本质,以而获得更深的美感。《荷塘月色》一文中,朱自清先生为什么要把荷塘写得这么美呢?原来在描绘中寄托了作者不愿与国民党反动派同流合污的情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向往、追求的心愿。刘白羽在《长江三峡》中,体现了一幅千姿百态、色彩绚丽的图画。在描绘了惊心动魄的夜航之后,作者抒写了对生活的见解:“是的,我们的全部生活不就是这样的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把搏浪夜航同伟大的时代联系起来,用航行象征战斗的历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荷塘月色外在的美,进而见到作品的情操美;在感受到祖国山川壮美的同时,进而感悟生活的道理。这就是美感的深化,这一步骤称之为“晓之以理”。以美学的角度来说,这个“理”就是正确的审美观点。有了正确的审美观,才能塑造美的心灵,培养高尚的情趣,形成优良的品质。
总之,语文教学的美育渗透是一个由境入情、由情悟理的过程。我们要以教材实际出发,善于挖掘美的因素,用美的魅力熏陶、感染和启迪学生,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理想。
(葛杰安徽芜湖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