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讨论式教学法尝试

更新时间:2024-01-29 点赞:3841 浏览:1135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初中语文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思想的碰撞,在讨论中能活跃思维,通过讨论把熟悉引向深入,它符合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讨论要有科学的论述依据

讨论不是信口开河,讨论也不能无风起浪,糊里糊涂地讨论一气是达不到教学目的、收不到好的效果的。例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组织学习与讨论,就必须交两个方面的论述:
1、关于文学作品的内容。作家绝不是纯客观地反映生活,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客观因素,即作品所写的人、事、景、物;二是主观因素,即作者的思想感情。由此可使学生熟悉散文中的写景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通过描写荷塘月色的景象,抒写作者矛盾而苦闷的心情。这样讨论的方向就明确多了。
2、文学作品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受社会与历史的制约。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作家会带着不同的思想感情去反映所写的生活,是“社会→作者→作品”。因此了解、熟悉作品的内容必须有“社会→历史”的观点,由作品再去追溯作者、社会,了解作品是在什么社会背景与思想背景下写作的。
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必须了解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社会,了解朱自清这一类典型的知识分子当时的思想状态,由此可引导学生去思索作品通过描写荷塘月色的景象,所抒写的矛盾而苦闷的心情的内蕴,这样讨论的方向就更明确了。这种论述的武装与指导,就成为了打开作品思想与艺术宝库的一把钥匙,它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科学化的练习。

二、讨论要以理清思索主线与课文脉络为条件

讨论不能搞天南地北,它必须根据教学目的确定讨论的中心,形成一条思索的主线。特别是一篇课文有两个以上的教学重点时,讨论就不能时而这,时而那,乱“谈”一气,使教学内容成为杂乱的堆砌,那样达不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
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其突出的特点有三:一是通过荷塘月色的景物抒写作者矛盾而苦闷的心情,二是景物描写的生动优美,三是博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假如按课文的内容见什么讲什么,这样讨论一定会散乱。这时讨论就要善于捉住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居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解决得好,次要矛盾就能迎刃而解。在《荷塘月色》的三个特点中。“一”是主要的,由于“二”的景物描写是服务于抒写作者心情的,“三”则是服务于“二”的写景,捉住“一”,“二”“三”也就有了归属,讨论就形成了一条思索的主线。
讨论也不能脱离课文的实际,它必须在了解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这就需要理清课文脉络。课文脉络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它必须与因教学目的而定的思索主线相适应,教学目的定得不同,课文脉络也有异。

三、讨论必须捉住不足的症结充分展开

讨论不但必须有武装、有中心,而且应谈到“点子”上。这个“点子”应是了解课文内容与艺术的关键点,是宣泄思维洪流的闸门。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讨论题就应捉住这样的“点子”拟定:(1)在散文中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不足的答案是作者的心情经历了“抑——扬——抑”的变化,变化的理由就在作者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抑),而想到大自然中去寻求解脱(扬),然后作者又不能不回到黑暗的现实中来(抑)。(2)作者怎样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景色?荷塘月色的景象为什么能给作者带来淡淡的喜悦?
讨论问到“点子”上不能是点到为止,而应充分展开。怎样充分展开,真正讨论起来?这是一门颇费心思的艺术。有经验的教师常作这样努力:(1)一定要想法引出熟悉的对立面。没有熟悉的对立面就没办法讨论起来,学生的思想只会是一边倒,形成“一言堂”。(2)由课文引向写作实践。语文知识的学习全在于运用,要通过实践而让知识转化为能力,而实践的过程就是一个深入的思索的过程。(3)讨论作品的艺术缺陷或思想局限。

四、讨论要有一个科学的总结

像打鱼一样,网撒开了,鱼进来了,不即是打到了鱼,还得收网。总结就是收网的功夫。
这种总结一是边讨论边总结。这适宜于对具体的局部的不足的讨论。例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前面一个个具体不足的讨论,都应以正确的答案进行总结,并浅析不正确答案、熟悉的错误所在。
这种总结另是全课讨论的总结,这种总结是至关重要的,它联系到教学的落实。这种总结可抓两个方面:
1、关于课文中显示的语文知识的规律性熟悉。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就可总结这样的规律性熟悉——怎样借景抒怀:(1)景为写作的主体,并且要“文中有画”,描绘出景物的动人图画;(2)情为写作的主旨,要“画中有诗”,在景物中揉入作者的思想感情;(3)要情景交融,要使“文中有画”与“画中有诗”形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既要巧妙地以景写情,又要巧妙地缘情绘景。
2、思想策略的归纳。例如以本课的教学中就使学生熟悉与掌握了:(1)以现象到本质的挖掘思索(《荷塘月色》的景物实是在抒写作者的心情);(2)联系思维(把作品与作者的思想经历、所处的社会时代联系起来熟悉所写出的作者的心情);(3)换位思索(我处在荷塘月色景象中会有怎样的心情)。
中学语文课文深层次启发式教学是一门高妙的教学艺术,不能把上面先容的策略与规律也变成方式,而要根据具体的课文与教学对象进行创造性的运用,教师的创造性思索本身就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索,而学会这种创造性思索正是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所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