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鲁迅以《藤野先生》看鲁迅爱国学年

更新时间:2024-04-05 点赞:24105 浏览:10765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鲁迅先生作为一位现代文学家,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后世的影响是空前的。
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写到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本文还有一条内在的暗线,那就是作者的爱国之情。
我们知道,作者离国去日本,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误诊的病人。但他为什么又毅然决定告别恩师,弃医从文呢?本文主要写了两个原因。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看电影”事件,这两件事深深刺痛了鲁迅,令他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认识到了国人的麻木,进而认识到学医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作者之所以弃医从文,是因为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使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痛苦,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醒,作者的这种将个人志愿与祖国前途命运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正是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从本文看,作者离开到仙台学医,直接原因是厌恶的学习环境,厌恶清国留学生的浑浑噩噩,厌恶他们把环境搞得乌烟瘴气。但联系鲁迅的人生追求和写作背景来看,有更为深刻的内在原因,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选择学医的,可就在医专学医时,有一次看毙中国人的电影,使鲁迅受到了极大刺激,他认为自己首要的是改变国民的精神,而要改变精神的重要方法就是文艺,用文字敲开国人尘封的、麻木的灵魂,所以可以看出,鲁迅从到仙台学医,后又弃医学文,这一过程无不渗透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作者两次易地求学、两次辗转奔波,爱国情怀始终怀揣,文章写对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和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即使是往仙台途中记得的“日暮里”,也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作为一个爱国者很自然会产生忧念祖国“风雨如晦”之感,这同“水户”这个地方心中就升起对朱舜水这位爱国者的敬慕之情是一致的,鲁迅对“日暮里”和“水户”怀有深刻的印象的原因都出于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作者初到仙台受到免交学费的优待和职员们在生活上的关心,作者感到的不是真正的尊重和友好,而
是“物以稀为贵源于:论文开题报告www.618jyw.com
”。这里饱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文章结尾处写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后,又写道:“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最后一句所表达的仍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感情。
是爱国促使了鲁迅从到仙台,是爱国促使了鲁迅弃医从文,更是爱国促使了鲁迅由一位文人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强烈的救国救民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践行了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作者单位 湖北省阳新县白杨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