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性学习给语文教学带来思索

更新时间:2024-03-13 点赞:4225 浏览:1226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突出语文探讨性学习的教学,必须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夸大学生的能动介入,重视学生的探讨意识、探讨精神的培养,积极构建探讨性课堂教学的方式。
探讨性教学方式,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讨的情境和途径,是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或结合其他学科)选择并确定学习的内容,自己动手收集、浅析、判定大量的信息材料,进行积极的探讨、发现和体验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终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端正学习动机,在探讨求知的学习过程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以而增进学生的思索能力、判定能力、浅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对鲁迅的文章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频率有过这样的统计,仅在旧教材中,就有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药》、《祝福》、《狂人日记》、《阿Q正传》;散文《以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友邦惊诧论》、《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灯下漫笔》、《呐喊自序》;诗《自嘲》、《自题小像》共18篇。这些篇目不仅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同样也是我们学习的难点。而课本中关于写鲁迅的文章有阿累的《一面》,唐弢的《同志的信任》、《琐忆》,臧克家的《有的人》,这些文章有的是记叙文,有的是回忆录,有的是诗,掐指算来,我们已学过鲁迅的文章及关于鲁迅的文章共有22篇,占我们所学基本篇目的近10左右,那么读了这么多鲁迅的文章和有关鲁迅的文章,应该教会学生怎样以作品中去解读鲁迅和解读鲁迅所处的时代呢?
在讲《呐喊自序》的时候,我有意让学生总结了以初中到现在课文中出现的鲁迅所有的文章,让学生感受到鲁迅在中学课本中的重要位置,并让学生自己说出对鲁迅的一些看法和想法,学生提出这样的几个不足。
有的学生以小说中,包括小说集《呐喊》、《彷徨》中,知道了鲁迅的《故事新编》,以散文《以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了解了散文集《朝花夕拾》,了解了散文诗集《野草》。以这些自己了解的文章中,学生们提出了自己的探讨题目:我眼中的文学家鲁迅。
有一位学生这样写到,鲁迅的小说中,没有大起大落、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对人物的描写有时十分的具体,有时又非常的简略,但是人物性格十分鲜明,且这种性格的突出经常是靠人物的语言来达到的。他常捉住属于第一人物的一两句话加以夸大,而这些话以某种角度讲,又因其极端偏执、重复、词不达意,来展示独特的性格。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阿Q正传》中的阿Q,《祥林嫂》中的祥林嫂。
有的学生以鲁迅的杂文中提出这样的探讨课题:以中学课文中看思想家鲁迅?还有的以阿累的《一面》和唐弢的《琐忆》中学生提出自己的探讨课题:爱国革命家鲁迅。
固然这些学生的不足提出的仅是一个侧面,材料收集的也不是很全面,但是,以他们提出的不足可以看出已经有了探讨性学习的味道。相信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一定是热情的、积极的,由于这些是他们乐意去做的。这样自觉地完成自己想要作的事情,比老师硬塞给的不想学的知识要学的快,其中的欢快也是学生自己可以感受到的。这就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即把教学的过程聚焦到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介入上,探讨性学习的方式就应运而生了。
二、教会学生语文探讨性性学习的策略,高度重视学生的语文知识及相关知识的获取与积累,重视基本方式的指导,努力使语文教学的过程成为真正作用上的语文探讨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
以探讨的方式来学习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种新的挑战。具体应该留意什么呢?
首先,探讨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不足共同完成探讨内容的确定、策略的选择以及为解决不足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点。在探讨性学习过程中,要让学天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倡议者。教师的作用在于以论述上、探讨程序、策略上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是探讨性学习的组织者、介入者。探讨性学习进入课堂,进入课堂教学后,教师要关注的是如何推动教学论文学习,如何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便。在组织安排学习活动中,教师不应该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而应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作为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倡议者,首先要以学习内容的确定上给予学生必要的的帮助,在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性学习的过程中,这一过程中,要防止把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和越俎代庖式教学形式带入探讨性课的教学中。当然,学生靠自己的探讨获取知识费时较多、难度较大,教师的辅导作用是关键的一环,缺少这一环节,学生的独立探讨也易产生盲目性,失去自觉的主动性、积极性,是盲目的,学生学到的知识将是杂芜而零碎的,甚至什么也学不到。实际上,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也要转变等老师讲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这样,学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论学历多么高、教学功底多么扎实的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课题,都会感到一种压力。如很多学生在进行探讨性学习时,把自己的观点、收集的资料存入软盘,在学习活动中,打开计算机谈自己的观点;有的同学进行调查时,背着照相机,扛着录像机,把摄下的镜头资料存入计算机,很多老师感到自己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不如学生;在上网查找有关课题的资料时,学生发现都是英文网站,他们会提出建一个中文网站;很多老师感叹自己的革新教学论文、开拓精神不如学生,后生可畏。
其次,在探讨性学习的过程中,整个学习探讨的过程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不足由学生提出,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确定。难怪有的学生说,老师都把我们当成大人了,课上课下没有硬塞给我们东西,特别是探讨性课程,引导我们去实践、去探讨,使我们学会了思索,学会了实践,又学会了写作,更学会了合作,使我们了解了社会,懂得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切记的一点是:需要教师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及教材的难度,帮助学生选择切实可行的题目进行探讨,并在探讨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同时要留意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辅导作用在各个具体不同阶段是有所不同的。
总之,探讨性学习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概括:在探讨性课程里,沿途的风景最美最好。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