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学科思维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11 点赞:3541 浏览:1104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学科是多学科的综合,以思维科学的角度来看,语文学科包容于思维基础科学。

一、培养思维能力与语文教学的联系

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人们用这套符号系统进行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同时也用它来进行各种思维活动。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较多地把语文课当作交际工具课,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被忽略了。

(一)思维的练习主要是通过语言练习进行,语言的练习过程中伴随着思维练习。

思维的进展和语言的进展互相影响,互相推动教学论文。对中学生来说,思维的进展对语言的进展、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必须革除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端,通过语文教学达到加强青少年思维能力练习的目的。笔者以为语文知识多而杂,在教学中偏重于单纯教授语文知识。很多教师唯恐灌输少了,努力多塞一些东西给学生,长期有着着重讲轻练、以讲代练的不足。在学生学习中,则是以听代练,忙于机械化的记忆和背诵。而多种形式地运用语文知识的反复练习,正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条件。这个环节不扣住,学生得到的是一堆死知识,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一句空话。

(二)语文课应讲一般思维的常识,思维常识可以大体上统领各类语文知识。

例如由字词排列组合为句子的语言现象,以思维科学的角度看不足,是思维运动的体现,是借助语言这一思维材料的思维活动过程。思维流程终结了,一篇文章(课文)也就有了个底子。语言现象中的常用字、句型、段式、章法就一个具体的思维流程来说,都遵循一条基本法则,就是必须以思维起点开始,逐步走向终结,即有一条思路。不论形象思维还是逻辑思维,都是如此。只要捉摸住思路,就能提挈有限的常用词、句型、段式、章法。思路的条理性,要求用词正确、造句通顺、段落分明,这样就可以把语法、写作手法等方面的知识贯通起来。思路十分畅达的时候,反映到语言文字上,往往使用到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联想丰富往往体现为比喻、拟人等修辞现象。周密的思路,形诸于语言文字,离不开概念、判定、推理等,这就又把修辞学、逻辑学等方面的知识贯通了起来。这样,就找到了贯通各类语文知识的线索,获得了解释各类语言运动形式的钥匙。

(三)中学语文教学突出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其自身的特点。

语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字、词、句、篇,而且要深入到思路,探讨形成文章(课文)之前那段看不清、摸不着,而又必须经过的艰苦复杂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教学,不仅解释为什么要这般说、这般写的不足,而且要回答为什么不那样说、那样写的不足,这就使语脉、文理以及相关的其他语文知识活了起来,通过反复练习,各类语文知识就有可能转化为语文能力、思维能力。概括地说,在语文教学中注重锻炼思路,对庞杂的语文知识能起到以一统散、以简驭繁、化死为活的作用。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长期以来只重读写,轻视听说,目前所夸大的听、说、读、写都要会的原则无疑是一个大进步。以培养思维能力着眼,还应该有“想”这一项。由于说和写都是表达思想感情的行为,听和读则是接受思想感情的行为。说、写行为的起点是“想”,听、读行为的终点也是“想”。离开“想”,听说读写都不可能进行,或者毫无作用。实际上,听和读是理解并掌握他人的思路,说和写是整理并驾驭自己的思路。在语文课的练习中,“想”应站首要位置。必须有步骤地突出“想”。

二、如何指引学生“学会思维”

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要引导思维的途径、策略,鼓励独立思索。”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引学生“学会思维”呢?

(一)捉住课题——超前思维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在阅读教学中,每读一课,可先让学生看看课文的题目,进行超前思维。超前思维的好处:进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在作文中的审题能力。在原作与学生自己想象的比较中,进展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捉住课题,超前思维的策略是看课题,想象在这个题目下,作者会写些什么,怎样去写。读课文,进行比较;看看自己想的与作者写的,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为什么不同,自己以中学到些什么。这样学生记忆深刻,学到的东西实在。

(二)看课后题——求同思维

求同思维是指根据一定的知识或事实以求得某一不足的最佳或最正确的答案的思维。尽管学生在预习中,不能全然求得每个不足的最佳或最正确的解答,甚或答错了,理解错了,但是无妨于学生的求同思维的进展。学生通过求同思维的尝试,会产生旺盛的求知欲,对于课堂上的教与学,都是一种积极因素。要相信,通过教学活动,学生会得到最佳和最正确的答案的,完成其求同思维的过程,达到心理满足。这是在理解课后题中学生思维的进展。

(三)理清层次——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以浅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浅析、系统化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的。在讲读课文中,教师让学生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这个教学过程,就是练习学生逻辑思维过程,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以便浅析得好,概括得准。重视学生这一思维品质的练习过程,就是课堂上的进展智力、培养能力,就是进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四)展开想象——形象思维

学生学课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在教学中国进展学生的静态思维。其中,尤以进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最重要。所谓形象思维,是指人利用直观形象去解决不足的思维过程。例如,小学生读古诗。中古诗历来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诗中“画”除这部分古诗课文配有插图之外,其它的,就要依靠学生的“据诗想象”来进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五)搞小练笔——创造思维

作文是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在学生作文练习中,大纲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练笔”,“发挥学生的潜力,创造各种机会,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爱动笔的习惯”。故而,在当今的阅读教学中,学完一篇课文之后,教师常常让学生结合课文写点小练笔。这个小练笔的过程,便是进展学生创造思维的过程。创造思维
顾名思义,是说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这些新形象,是前所未有的东西,所以叫创造思维。
学习语文的基本目标在于读别人写的文章能够正确理解,听别人讲话能够顺情晓理;自己有所思、有所悟能够提笔成文,能够对别人讲清楚。也就是要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语文教学绝不能限于让学生掌握尽量多的词汇和通晓文法,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后者比前者更关键。提高学生思维素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应视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当今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素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因素,可谓无时不见,但实事求是地说,更多的仍未超越自发阶段,具有明显的拘束性,我们期望能尽快进入自觉阶段。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