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支点艺术

更新时间:2024-03-08 点赞:27463 浏览:12919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这是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阿基米德的醒世恒言。它启迪我们:只要找准支点,撬动杠杆,就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同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应如此。怎样教好课文,使阅读教学富有成效,就必须找准这个神奇支点,只有找准要害,给学生创设一种急于求知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良好效果。
支点之一:文章的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窥视全文的中心,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捉住它,便把握了作者的感情基调,感受到作者的情思;突破它,利于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它就像圆圆的靶心,指引着我们走进文本的深处。
《世界上最美的宅兆》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怀散文。初看题目,学生便会有疑难:“宅兆怎么会是最美的呢?”到底是“什么样的宅兆?谁的宅兆?它有什么特点?它美在何处?”通过讨论,由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引导到“墓地由来”上来,再由“幸福之所”突破,学生自然就可得出“更美”在于其人格的伟大。这样难点不难,学生充分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支点之二:文眼
“文眼”是诗文中那些最富有体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或脉络层次的关键词句。它往往是作者着力刻画和描摹的中心点、观察的出发点、选材的侧重点、内容的核心点、结构的衔接点、情感的升华点、思想的闪光点、主题的凝聚点。它像一个人心灵的窗户,透过它可窥视文章全部内在气韵的律动,映照出整个作品的精神风采。在教学中,假如能紧扣文眼突破开去,便可“一穴得气,脉络皆通”,让学生感悟知识的灵性。
例如学习《荷塘月色》,全文以“荷”“月”为写景对象,描写了月下的荷塘和荷塘上月色的清幽、素淡、朦胧的景色。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怀,那么,本文着力描写荷塘和月色,是为了抒发一种怎样的情感呢?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便把一种心境告诉了读者,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寻着这一文眼,不仅仅为了引起夜游荷塘,细心学生的第一反应,自然地提“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和“怎么样去化解?最后化解了吗?”,以而引发学生探究作品,理解文章的内容,领悟文章的中心。通过深思与讨论,学生不难理解作者无法超脱的一种社会现实,可谓“华章写尽池塘色,暂得逍遥悲辛眠。无奈多情延旧梦,荷月如何却尘心。”
支点之三:细节
细节固然细小,然而它是文学作品的血肉,没有细节,作品就失去了生命。恩格斯把“细节的真实”列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两个基本条件之一。教师可以在这些轻易被学生忽略而与体现主题有密切联系的细枝末节处设问质疑,启发学生探幽析微,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荷花淀》“夫妻话别”一场,有一细节: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队上去”时,编芦苇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鼻子有些酸,但她没有哭。在这里作者没交待“震动”和“没有哭”的理由。为什么要这样写?有着深广的意蕴,通过讨论,学生熟悉到,作者用“放”“吮”两个动作,给水生嫂作了生动的造型,揭示出人物瞬间心理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传达出无穷的情思,这就凸显出人物的立体感,使这一形象更加真实、更加饱满。
支点之四:结尾
古人云:“一篇之妙在于落句。”出色的结尾,可以使读者拍案称奇,精神一振;也可以使读者回味无穷,沉思默想。假如把一篇文章的结尾作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展开新思路的起点,即捉住结尾这一文意的凝聚点来追本溯源。那么,就有利于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探讨新知识。
《项链》历来以构思新奇著称,其戛然而止、意想不到的结尾,不仅把故事推向了,也留给了读者无穷的回味。学习时提出这么个要求:除了课文的这种结尾外,你们还能想到另外比这更好的结尾吗?大家兴趣倍增,思维的闸门打开了,设想了很多结尾进行交流、讨论、比较,最后还是一致以为课文的结尾更妙:作者设计这么一个意外的结尾,使我们对女主人公因虚荣而付出的代价产生震撼,这样的结尾既有余味可寻,又升华了主题。以结尾处回溯全文,这样一下子捉住了要害,更感结尾之妙,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
可见,在课文复杂的内容和头绪中,选用最佳“支点”,以简明的思路把课文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调控他们的学习心理,激活他们的思维,以而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孙子说:“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认势。”教学中假如能顺着学生学习之势更多地去找寻、发现切入教学内容的支点,那么学生就会发现一个豁然开朗的天地,徜徉在其妙无穷的知识海洋中,有所顿悟、感受和收获。
(孙春娟江苏海门职业教育中心校2261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