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设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2-09 点赞:13697 浏览:58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8-0059-01

一、体验;感悟

多媒体设施介入课堂,也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进程,在各单元知识点强化练习或总温习时运用课件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节奏紧凑,教学效率提高,为四十五分钟“扩容”。课文中一些比较复杂的说明、描写部分,过去要费很多口舌也不一定说清楚,现在却变得好理解多了。如《斑羚飞渡》一课中最激动人心的场景—老斑羚要用自己的身体为小斑羚做“踏板”,这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飞渡,是课文中最关键的情节。在组织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又以网上下载了用Flash制做的课件,动画式展示了斑羚飞渡这悲壮一幕。小斑羚顺利飞渡之时,正是老斑羚跌落深谷的那一刻,小斑羚连续不断的成功飞渡伴随着老斑羚令人心碎的咩咩声,令孩子们惋惜不已,他们的心灵为老斑羚们无私的牺牲精神所震撼。这种惊心动魄的效果是单纯用口头语言描述所无法得到的。

二、情感;激荡

在激发情感方面,多媒体教学设施也发挥其独特的上风。如学习《贝多芬》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播放“命运交响曲”,提示学生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反复倾听的过程中,他们听出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忧伤、孤独与痛苦,也听出了当命运之灾降临时,他内心汹涌的波涛声,那是他对艺术执着的热爱与追求,旋律中回荡着这位音乐巨人要与命运抗争的决心与誓言。良好的多媒体音响效果,丰富了学生的视听体验,使他们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当课文内容涉及到孩子们比较陌生的事物时,多媒体课件也显示出其直观展示的优点。如学习《安塞腰鼓》一课,先连续播放粗犷豪放的演出画面,让学生看到了“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们,发狠了,望情了,没命了的擂鼓狂舞”,感受黄土高原上人们的旺盛活力,感受腰鼓的火爆热烈风格,一边引导他们倾听鼓声,那能“使冰冷的空气变得,使舒适的阳光变得飞溅,使困乏的世界变得亢奋”的鼓声,确是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气力,学生的情绪迅速升温,激动、兴奋起来之后,再来朗诵课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用多媒体设施教学,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学习《黄河颂》。课前,孩子们搜集了很多有关黄河的知识、图片、诗歌、传说、谚语等,课堂上学生眼望着汹涌澎湃的黄河,伴随着雄壮昂扬的旋律,高声诵读。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是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教学设施给语文课插上了“翅膀”,带着众多栩栩如生的形象,带着学子们一颗颗求知的心,一起翱翔。

三、个性;活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创造一种适合学生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的教育,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的进展。然而,学生的差别是普遍有着的。他们各自的学习起点、反应速度、记忆品质、学习方式以及对新事物的认知、领悟能力都有着很大差别,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很难顾及到这种差别,因而也就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却能较好地解决这个不足,使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如我们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双向性,了解学生的心理及近况,便于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由于没有面对面的顾虑、拘束,学生多数能放开胆子说出心里话,教师可适时点拨、鼓励、解答不足。
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互动性,我还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学习内容或学习方式。如通过网上信箱检查学生的作业,帮助爱好写作的学生批改作文;同爱做课件的学生交流资料、图片等,使他们打心眼儿里喜欢学习语文。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下,一些学生不再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饶有兴致的事,故而乐此不疲,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与展示。

四、探究;拓展

探讨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探讨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并逐步形成能力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通常是围绕一个需要探究的不足展开的。如在进行语文综合活动《戏曲大舞台》的教学过程中,先布置学生搜集资料,去网上、报刊杂志上搜集,或采取现场观察、采访有经验者等方式,探究什么是戏曲?戏曲在我国的形成?厦门的地方戏曲有什么剧种?在什么地方表演?有什么特点?有哪些着名剧目等。围绕着一个大主题“辐射”出来的很多小不足展开专题性探讨。计算机网络为学生开展这种探讨性学习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其一是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利于学生快捷地搜集信息;其二是信息的多样性需要学生去判定、选择、归纳、整理,以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在探究中有意识地将学生的目光引向人生,引向历史,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在探究中纵横开拓,开阔视野,使语文课的学习有了更加厚重的文化内涵。

五、会用;用好

在用多媒体设施辅助教学时不能滥用课件。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课型、所有的课文都适适用计算机辅助授课。教师应视实际情形定夺。如一些议论性、说明性的文章就不一定采用多媒体课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留意不能阔别甚至脱离“文本”,于无意间省略了学生对书面语的体验过程,导致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反应迟钝,排斥、厌烦,甚至领悟力下降。学生一旦对课件产生了依靠性,只对图片发生兴趣,便降低了对文字的敏感性,想象枯竭,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总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计算机、多媒体用于教学,不是一种奢侈的摆设,更不是一种高科技手段的炫耀,而是一种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简便快捷的工具,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是未来社会对教育的呼唤。为此,我们必须会用它,用好它,让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大有作为。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