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用

更新时间:2024-02-29 点赞:13216 浏览:5696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艺教学论文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把爱倾于每一个学生,把爱洒向每一个角落,让爱蕴于教学,让爱围绕在学生四周。让爱在细微处流淌,在细微处闪光,让爱在细微处蔓延,在细微处凝聚。

一、尊重—让爱在细微处流淌

教育的成功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个性的、与成人完全同等的人。你尊重学生,学生就愿意接纳你。如在日常教学中,我常说道:“请你回答一下这个不足”、“请坐”、“请读读这句话”等礼貌用语,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同等,学习兴趣就浓。又如五年级下学期,班上成绩偏下的郭强同学,主动要求我给他调换座位,说要和谁坐,争取把成绩提高。我先是抱着试一试的思想,就同意了他的要求。可在后来的学习中,这位主动换座位的同学,真的有了大变化,上课认真思索,积极发言,学习名列前茅。在一次批改日记时,发现他在本子上这样写着:“真没想到老师会答应我换位的请求,让我深感老师对自己的尊重,假如不努力、不进步,就太对不起老师的关爱了。”
尊重每个孩子学习的权利,尊重每个孩子的心理,尊重每个孩子的言行,它如一条清澈的小溪,静静地流淌到孩子的心里。

二、关注——让爱在细微处闪光

长久以来,由于习惯,老师在课堂上为了不耽误时间,总喜欢叫好学生回答不足。尤其是公然课上,担心后进生答不上来,拖延时间,把原先的教学计划给打乱了。因此不敢轻易尝试,作为学生主体的很多学生就被忽视了。新课程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关注班里的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都享受到被关注的欢快。这样就能让爱在细微处折射出更多的光芒。
如一次公然课教学《狐假虎威》一文,当我提出质疑:“狐狸真的把老虎吓跑了吗?”发现平时最胆小的沈小燕同学主动举起了小手,只是举得很低很低,眼睛也不敢正眼瞧老师。那一脸的矛盾我看在眼里,立即微笑着叫起她。她轻轻地回答了我的不足,这时,我鼓励她大声一点,于是她的声音响亮了一点点。总算我能听到了。正当我准备示意她坐下时,忽然教室后面的一个小男孩大声地说了一句:“老师,我根本一点也听不到!”“是呀,是呀,我们也没闻声……”这时,我又对这个小女孩说:“刚才你回答得很好,能再大声点吗?让所有同学都能听到你动听的声音,好吗?”她终于响亮又正确地回答了我的不足,这时坐在后排的男孩也露出了满足的笑脸。

三、理解——让爱在细微处温馨

语文课上,孩子们正在认真地听我讲课,忽然,以窗外飞进一只小蜜蜂,这下,教室里炸开了锅:“看,蜜蜂!”“呀,它会蜇人的!”、“快,躲到桌子下面!”、“呀,到我这边来了!”……面对这一突发现象,我对孩子们说:“同学们,别紧张,蜜蜂是来到我们教室做客,想看看我们班的小朋友上课体现得怎么样,坐得端不端正,听课认不认真?”这下子,小朋友们都坐得笔挺的,仔细听我讲,我顺手把教室的门打开,蜜蜂也知趣地飞走了,课堂上孩子们更加认真地听讲了。
面对蜜蜂在课堂上的“突袭”,假如我用发怒来制止喧闹,我想孩子们也会安静下来的,但这样做却在课堂上形成一种压抑的气氛,伤害了他们的情感。蜜蜂飞进教室时,我看到孩子们又惊叉喜的表情。以他们的脸上,以他们的神情,我理解了孩子对于意外事件的兴趣,理解了孩子们那颗敏感而稚嫩的心。于是我艺术性地向孩子们透露这样一个信息:蜜蜂是来看我们小朋友上课体现的,把学生的留意力放到课堂上来,以而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

四、宽容——让爱在细微处蔓延

那是星期二上午第一节课,上课铃还没响,我便提前进教室准备。刚走进教室,觉得有点不对劲,见一大群学生簇拥在教室后面,再一看,不好,原来是班上两个同学动起手来了。看见我,同学们立即散开。我把他俩拉开,刚想处理,上课铃就响了。我一边走回讲台,一边想着这事儿怎么处理。再看看他们俩,都原地站着,涨红了脸,怒气冲冲的,眼睛里还有泪光。唉,还是孩子啊!“同学们,实在今天是老师的生日。”刚说完,只见同学们脸上露出了惊奇的表情,两位打架的学生也瞪大了眼睛看着我,“谢谢大家送我这样一份‘特殊的礼物’。不过,老师不喜欢这种风格。我更喜欢团结和睦的四(1)班。”说到这里,两位同学似乎意识到自己的错,都低下头不说话。“那么,我们先上课吧。”课堂又恢复了生机与活力。课后,他俩竟给我送来了生日礼物——他们一起自制的贺卡,上面写着:“老师,感谢您用一句‘特殊的礼物’原谅了打架的同学,让我们迅速调整了心情,没有带着情绪进入课堂。谢谢老师的宽容!我们永远爱你!在此,祝老师生日欢快!”这真是一份特殊的礼物!我兴奋、我激动。由于宽容,赢得了学生的尊敬,让爱在细微处蔓延。

五、真情——让爱在细微处凝聚

老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不仅仅在语言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师生之间的真情交流。这种情感的交流在课堂上让学生受到了激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推动教学论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在一点一滴的细微处凝聚成一股爱的气力。
在教学《在花山》一文时,让学生画出文中描写“在花山做了哪几件事?”学生思索我巡课时,发现班上性格内向的郭强同学(因父母离异,长期随着爷爷奶奶生活),在位置上千坐着。原来没有笔,又不敢向同学借。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立即把自己的笔送给他,当我因旧笔送给他而有点不好意思时,他却牢牢地把笔握在手里。向我鞠了个躬,眼泪汪汪地说:“谢谢您老师,我会努力的。”听着他动情的话语;我的心被震撼了,我深切感受到:老师只要以一颗真诚的爱心对待学生,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老师,必须树立“为了每一位学生全面进展”的理念,心中装着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展,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体现在细微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