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策略

更新时间:2024-03-05 点赞:33374 浏览:15597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长期以来,语文课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文能力的培养,片面夸大对课文思想内容、篇章结构的详尽剖析,忽视了对语言材料的感受领悟,使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陷入误区,造成学生语感素质不高,语文素质总体不尽如人意。为此,语文界开始重视语感教学,尤其是在新的课程标准中,重新定位阅读教学目标,关注学生作为进展的主体,夸大在阅读中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和审美素质的提高,夸大学生语感的培养。
到目前为止,很多提倡和以事语感教学的人都提出过语感教学的策略不足,基本思路大多为以“读”和“悟”着眼,以“浅析”到“联想”,以“浅析”到“实践”,其中扬基元的删留比较法、换词比照法、明确指代法、语序易位法、语境体味法和洪镇涛的美读感染法、比较揣摩法、语境创想法、切已体察法最为典型,最具特点。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也多采用他们的策略,事实证实这些策略的确效果很好。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先辈们的探讨,归纳总结出下面三点培养语感的教学策略。

一、诵读触发语感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具有直觉性的特点,形成这种直觉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诵读,所以读是语感培养策略中不可或缺的。
培养语感关键在于自己的语言实践。所以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自读时间和空间。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是机械呆板的,因此教师要让课堂布满读书声。学生自读时教师并不是无事可做,要往返巡视,以免有些学生借这个机会开小差,做其它事。教师在让学生自读课文前,应设计不足来引导学生读,这个不足最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千万不可太笼统,让学生无法回答。如在教学《孔乙己》时,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作者在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既是‘大约’,又是‘的确’,这似乎是矛盾的。该怎么理解呢?”由于这个不足的解决必须紧扣“大约”“的确”两个词进行挖掘与浅析,所以学生就可以以人物性格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深刻理解这篇小说。

二、涵泳揣摩,品味语感

涵泳是一种在熟读的基础上潜心探讨的策略。“涵泳”即沉浸之意。人必须在水中才能学会游泳;学会了游泳,人才能感受到水中的自由之乐。“涵泳”借用到语感教学中,就夸大一种亲身实践,即达到沉浸其中,玩味感受,自得其乐的读书境界。如同吃梨,必须亲尝,方知梨之味道,而在口中细细咀嚼,得梨味之鲜美,方可与涵泳类比。

1.抓关键词句。

课文中有些词句固然不太深奥,若却十分精妙传神,引导学生反复琢磨感受,感受就深刻很多。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若能常常带者学生品一品课文中使用得当的词语,并说说其精妙之处,久而久之,学生在说话写话时便会斟词酌句了。例如教学鲁迅的《孔乙已》时,教师可让学生感受:“他以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这句话中“摸”字能不能换成“掏”或“拿”?感受用哪个词更好?为什么?

2.联系语境。

有些语词在常态语境中并无特点,而在特定的语境中会产生出奇的效果。联系上下文,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背景来整体品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这是一条幽僻的小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寂寞”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人的心情,这里用来形容“路”,似乎欠妥当。但结全语境,则发现“寂寞”二字用的妙。以客观而言,夏日的荷塘并非“寂寞”无声,作者在下文就描述了声音;以主观而言,作者不满当时的现实,又幻想超脱现实,于是就感到了“寂寞”;主客观因素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选用“寂寞”的语境,而且这段文字因“寂寞”二字而境界全出。

3.揣摩特殊的词句。

教师要精心选择揣摩的语句,选择的角度很多,或在言外之间最丰富处,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是不愿或是不屑载这件事”,引导学生揣摩重点词语的作用并判定它们的不同作用。或在感情最强烈处,也是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写道:“柔石确实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接着有一个单独成段的句子“原来如此!……”引导学生思索为什么要这样表达?或在表达突破常规处。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中的语句:“当三个女子以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炮的攒射的时候,这是怎样的惊心动魄的伟大啊!”引导学生思索这句话以语法上讲是否有语病?“伟大”用以赞颂还是讽刺?或在富有音乐感的语段。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典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乐曲旋律的变化:舒徐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以及其间弹奏指法的多变,演奏者情绪的细微变化,等等,都体现得畅快淋漓。

三、注重积累,内化语感

语感固然以感受为基本形式,是一种心理体验,然而,有生活才有体验,才有语言的感性积累和理性的妙悟。这种积累既是生活的积累又是语言的积累,只有重视积累,才会使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感,并在听、说、读、写的运用中显现出来。

1.积累生活体验,获取语感。

语言来自生活,产生于劳动,生活体验是语感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学科要注重语感的培养,必须以学生的听、说、读、写实践为中心,注重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以生活为课堂,课堂则是通向生活的窗口,是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唤起脑海中的生活经历。如当我们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天可真凉了——”那别有韵味的一声叹息,假如不能够联系老北京的生活去体味,怎能感受到“了”中的含义和作者的那份绵长柔细、若有若无的思想情愫。

2.语言材料的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教师要重视语感练习与语文知识教学的结合,把识字、学词当作语言积累的基本起点,由于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学生的语言运用才能不断提高,才能做到读文时通顺流畅,谈话时妙语连珠,写作时妙笔生花。
语感的培养只限课堂、只限课文是不够的。常言讲“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阅读拓展延伸,扩大读书的范围,把学生的读引向深入。在教学中牢牢扣住多读、多背、多记这三个词,除发挥好教材的示范作用,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要能经常根据材料安排进行一系列的课外阅读活动。如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就可以让学生读原作来拓展知识。再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就可以引导学生多看一些关于感恩父母的篇章,以此来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艰辛。
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阅读能使人感受。要培养学生以小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语感,就应以朗读入手。作者的感情是极为复杂的,只靠教师的讲解是表达不清的,要让学生专心灵去感悟。在经历了多种形式的自读及分层次的理解读,感受读的语言循环后,学生会对内容的理解层层加深,对情感的感受步步深入,在螺旋上升的情感体验过程中充分感知课文用词造句的生动性及作者奔涌之情,受到潜蕴其中的情感熏陶,进而对语言文字产生真切而强烈的感受,以而达到练习语感的目的。`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环境,在教学中灵活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关键是教师要使学生养成在阅读及生活中自觉地培养语感的习惯,以而达到语感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云知.语感和语感教学探讨.高等教育出版社照排中心,2004,(5).
[2]钱威.中学语文教学法(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3]程红兵.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4]全日制义务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卜延中.与崇高对话——新教育实验与书香校园建设.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65.
[6]于漪.弘扬人新教学论文弊端.语文学习,1995,(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