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疑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更新时间:2024-03-15 点赞:11068 浏览:4624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思维以不足开始,不足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内驱力。要启动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主动介入学习,就必须善于设疑、激疑,并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疑”,把学生引入一个“别有洞天”的境域,让学生以无疑处生疑,以而激发学生积极动脑思索,活跃思维,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讲究策略,精心设疑,以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一、抓课题设疑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或揭示文章的主旨,或概括课文的内容,或昭示文章的行文思路。在此处设疑,可以使学生挟疑而读书,产生明确的阅读目的及,按照设疑思路,去认真品读课文。
例如,在教学《狼和小羊》这一课时,我在出课题后提问:“你们见过狼和羊吗?”“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小羊又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待学生回答后,我接着又问:“以题目上看,这则寓言讲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事?”“狼和小羊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呢?”
这样捉住儿童的心理特点,以题目入手,巧妙地设置了几个不足,以问答的形式,深入浅出,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把学生的思维、情感与学习课文内容有机地联接起来,学生情趣盎然。既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又为学习整篇课文创设了良好的氛围,以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抓重点词设疑

捉住重点词来提问,可以带动对全文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我捉住了课文的重点词“代价”来设问:“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句话中的“代价”是什么意思呢?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查字典,把它放在课文中去理解。学生把“代价”这个词与课文所叙述的朝鲜大嫂为了支援志愿军而负伤的事迹联系起来思索,熟悉到“代价”指的是朝鲜大嫂为了支援志愿军所付出的鲜血。这样让学生既懂得了这个词的意思,又理解了课文的中心思想。

三、抓中心句设疑

有些文章,通过中心句统领全篇。如: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等。这些句子基本上提示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或段落大意,通过抓中心句进行设疑,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我捉住课文的中心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进行设疑:“甲天下”是什么意思?课文以哪些方面来说明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根据这些不足反复吟读课文,使学生进一步领略到桂林的山有下面三个特点:“奇、秀、险”。漓江的水有下面三个特点:“静、清、绿”。进而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又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时,课文中“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是个重点句。教学时,我捉住这一句进行设疑:“这儿把什么比作什么?”学生回答:“这儿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我问学生:“我们先来考虑一下,为什么把邱少云比作石头呢?为什么在石头前还加上千斤和巨字作修饰词呢?”这样通过设疑,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索,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并因势利导,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以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抓标点设疑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文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提示语言的语气、停顿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叶圣陶先生说:“标点很要紧。假如一个人标点不大会用,说明他语言不够清楚。”因而,在教学中,捉住文章的标点符号进行设疑,也能够起到帮助学生领会文章内容、品悟文章思想感情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革命义士诗两首》中的《我的“自白”书》时,我设置这样的疑问:题上的“自白”二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让学生带着这个不足反复朗诵、思索、探究、交流讨论、合作学习,最后共同总结出:题目中的“自白”打上引号,表示这张“自白书”绝对不是交代自己的罪行,愿意作什么悔改,而是表明自己的革命观点。敌人想要的“自白书”变成了对敌人的宣判书。

五、抓难点设疑

所谓难点,就是不足不轻易解决的地方。就课文而言,难点常常是学生不曾经历、没有体验过的事情。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难点不解决,常常会成为学生读书的障碍。因而教师要善于钻研课文,正确把握学生学习的难点,巧妙地设疑,化难为易,以而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在教学《挑山工》这一课时,课文中挑山工说的这一段话:“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兴奋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样两天也不能到山顶。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这段话不轻易理解和掌握,怎样才能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这段话的含义呢?在教学时我是通过一组提问,架桥铺路,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理解其中的含义。我作了如下设疑。
(1)“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
(2)挑山工的这句话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这两个不足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进行思索探究。
于是,学生以第一个不足中,了解了挑山工一步一个脚印、一个劲儿往前走的登山特点。以第二个不足中,懂得了看准目标,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达到目的的道理。这正是这段话的含义所在,也是下文提到的“哲理”的含义。

六、抓结尾设疑

有些课文的结尾言虽尽但意犹存,余味很浓。课终时,教师可以创设悬念,引导学生遵循课文思路进行公道的续想探究。例如,在教学《穷人》这一课的课终时,我捉住课文结尾:“你瞧,他们在这里啦!”进行设疑:“桑娜拉开帐子后,渔夫和桑娜各自会说些什么呢?当时小屋里会是一种怎样的气氛呢?”
这样设计不足,让悬念萦绕在学生的脑际,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文章的中心思想,这对于进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精心设疑,让学生带着不足去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合作学习,主动介入,积极思索,尝摸索究,以而提高学生的不足意识,进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让语文教学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福建南安市洪梅镇霞峰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