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言语实践:尊享“瘦、皱、漏、透”美学课堂

更新时间:2024-02-18 点赞:27605 浏览:1220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国古典园林,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用人工的气力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追求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让人叹为观止。而极具文化意蕴的“石”雕艺术之美,更是通过“瘦、皱、漏、透”这四个特点充分地展现。假如,我们的语文课堂也能引入这样的审美意趣,在言语实践的理念烛照下,追求“瘦、皱、漏、透”的美学课堂,会让师生享受到诗画的情意和自然的情趣,在愉悦的课堂境界中体验生命的尊贵。

一、瘦——明晰精干之美

纵观整个石雕,高挑端庄,婀娜多姿,形态奇特而秀美,一种尊贵的文化气质将人们征服。一份清瘦,成就了石雕的明晰精干之美。“别的学科简简单单一条线,语文学科模模糊糊一大片”,这样的评价尽管撇开了语文学科的特性,显得有点过激,但也不无道理,基本折射出了当下语文课堂的不良现象。语文教学,真的需要以石雕的“瘦”之风格特点中汲取审美情趣加以观照,简简单单教语文,清清爽爽教语文,展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明晰精干之美。
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我以“心理活动”为线索,引导学生以整体上把握、揣摩文本的整体表达顺序,并以此切入教学,深入文本内核,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师:这篇课文里有几个描写作者心理活动的词语,你能找到吗?找到了,就在文中用笔划线。
生:胆战心惊、提心吊胆、敬仰和赞颂。
师:为什么会“胆战心惊”呢?“提心吊胆”又是由于什么呢?又是由于什么而“敬仰和赞颂”?作者的心理活动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其中藏着怎样神奇的秘密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之中,通过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去弄明白这三个不足的答案。
上课伊始,用这样简洁的方式出色亮相,一下子就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捉住“心理活动”,捉住了这三组关键词语,也就捉住了文本行进的暗线,更捉住了全文的脉络,令教学目标更加简明,教学内容更加简约。以其简明的线性结构凸显教学的重点,以其清楚的主题线索绾结全课的教学,加强板块与板块之间的融合,层层递进。这样的教学,遵循文路,顺应学路,条分缕析,荦荦大端,教路、文路、学路融为一体,连成了一条清爽鲜亮的明线,凸显了几个直奔重点的板块,为教学效率的提高注入了活力。也许,这就是“简单语文”。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且包罗万象,所承载的方方面面的诸多信息不应该也不可能全部成为语文教学的内容。语文教师在教学前应依据课程目标和年段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思索练习的提示,确定本课言语实践的内容,把握言语实践的形式,瞄准课文的重点、练习的难点、学生的疑点、语言进展的生长点、培养的技能点、情趣的激发点、思维的发散点、合作的讨论点、渗透的育人点、知识的引申点等,然后在此基础上精选出教学内容。精选出的教学内容一定要正确无误,体现科学性,要反映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还应富有启发性及教育价值。语文课堂教学要想呈现明晰精干之美,教师必须有勇气、有决心、有对策地采取“瘦身”行动,以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律入手,以学生语文学习的现实需要出发,牢牢把握课程目标和年段目标,高瞻远瞩,削枝去叶,精心选取精当的教学内容,什么地方需要重锤敲击,什么地方需要精耕细作,什么地方需要蜻蜓点水,什么地方需要走马观花,教师要专心地甄选,敏锐地判定,摈弃一切非语文、泛语文、假语文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行为,还语文清白之身,轻松之体,清灵之心。

二、皱——曲折生动之美

石雕的表面并不光滑,带着自然天成的纹理褶皱,既有质感,又不失真实和朴素,这便是本色之美。
语文课堂何尝不是如此?尽管我们进行了充分的、“以生为本”的人性化预设,但有时课堂上的很多情况还是无法预知的。教学不可能完全根据教师的预设按部就班进行,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要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复兴趣盎然,熟悉和体验不断加深。况且,学生对于某些不足的理解、熟悉出现偏颇甚至错误,都是极为正常的。对于这些“偏颇”“错误”不能回避,更不能批评,唯有积极的正面引导才是上策。未知,意外,曲折,错误,这才是真实自然的课堂教学。
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忽然有一学生一本正经地提出自己的独特感悟,全班顿时哄堂大笑。面对这样的境况,我用师爱去包容、庇护学生熟悉、理解中的错误,并及时调整教学对策,因势利导。
生:老师,课文第八自然段这小节内容与课题《青海高原一株柳》没有什么联系?我觉得可以删掉。
(其他同学大笑,还嘟囔着“这怎么可能?”)
师:笑话别人,这是不礼貌的体现。即使你懂得很多,也应该学会尊重别人,真诚地去帮助别人,更何况人家提的不足很有质量。
(教室顿时安静下来,刚才大笑的同学显得很不好意思)
师:现在,我们都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想一想第八自然段与课题到底有没有联系?(学生专心致志地投入读书)
师:读了这个自然段后,你发现这段话实在是在写谁?
生:这段话写的是家乡灞河的柳树。
师: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而作者在这里却花了很多笔墨去特写家乡灞河的柳,这一节是否真的多余呢?
生:通过读书,我们知道家乡灞河的柳和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我想作者这样写可能是为了将这两处柳树进行比较吧。
师:那么,作者家乡灞河的柳和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生长在广袤无垠的原野上,而灞河的柳则是长在灞河边上的,极轻易成活。
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是随意飘散到高原上的,而且经历了高原的风雪、雷电的轰击和无数次的折磨。而灞河的柳是人们插上的,得到人工的护理,并没有经历过太多的危险。
生:作者用家乡灞河的柳和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形成比较,更能突出青海高原上这株柳顽强的生命力。
生:作者这样写,主要是为了用家乡灞河的柳衬托出青海高原这株柳强大的精神气力和生命感召力!因此这小节不能删掉。
师:是啊,作者愈是写灞河的柳极易生长,风情万种,就愈能反衬出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为了存活而付出的令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愈能体现出青海高原上这株柳的顽强与坚韧,这样的反衬真是恰到好处,出色之至。感谢提出不足的同学让我们进行了一番深入的思索,掌声送给他!
顺学而导,依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对策,将忽然而至的发生在个别学生身上的“不足”当成宝贵的天生资源,以点带面,转变成全班学生共同研讨的不足,引导全体学生深入文本,潜心会文。在积极的任务驱动下,学生就在静心阅读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次蕴含比较、辨析、品味、还原的言语实践过程,既弄懂了反衬这一表达手法的精妙之处,深刻地领悟到文本的主旨,又彻彻底底地懂得了“尊重他人”的重要量。面对意外的教学情境,适时地引导,适度地点拨,适宜地鼓励,既帮助“制造错误”的学生找回了自信,又催生全班学生积极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活动中去。
只有当学生感受到温暖的爱和关怀,以及真诚的鼓励和尊重,他作为人之生命有着的内在超越和自我实现的本能才会被激发、振奋起来,自觉自愿地投入语文学习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去阅读体验,去沉潜涵泳,去理解建构,布满自信地与他人展开交往并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样的语文教学方能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和生疑求鲜的个性魅力。

三、漏——留白绵延之美

石雕自上而下会有一些小洞小孔,形成“漏”势,可以想见下雨之时,雨水可以顺着这些小孔滴滴答答往落,看着这奇特的石头,雨中、石中、心中,自然也就多了一点情趣。语文课堂教学,同样需要这番“漏”的情趣,巧妙利用文本的空间,结合具体可感的文本情境,引导学生投入心灵,驻足想象,感受文本语句的巨大张力,享受那份留白绵延之美。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