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揭示在语文教学中作用

更新时间:2024-01-22 点赞:5265 浏览:1859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键词〕背景揭示;情感;内涵;艺术形象;文本;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

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09)10(A)—0059—02
一个诗人、作家总有其复杂的人生经历、特定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时代,他们所进行的文学创作总是出于某种目的,源于某种动机,或要表达一种思想,或要弘扬一种精神,或要批评某种现象和事物,或心中有所郁积,不吐不快。因此,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必然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外露,是其生命态度的呈现,也必然会打上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烙印。鉴于此,在语文教学中,揭示作者及其创作背景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下面笔者就背景揭示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谈一些熟悉。
感受作者情感
文学创作是个体的精神活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过程,是在某种动机或是冲动的驱使下产生的。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地揭示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正确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以而产生和作者感情上的共鸣。《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声声慢·寻寻觅觅》这两首词都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她在写这些词的时候,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了解了这些,学生就能充分感受到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很多愁”的浓重愁思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孤寂忧郁。
探求意象内涵
诗贵深曲,往往语近意遥,含吐不露,诗人的创作意旨经常隐藏在诗歌的表面意象之下。要探求意象的深层内涵,就必须要去了解作者及其创作背景。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中主要突出“幽人”、“孤鸿”两个意象。“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都不肯栖息,最后宁愿归宿于荒冷、寂寞的沙洲。这是一个孤独寂寞但内心坚定的形象,是对“独往来”的“幽人”的衬托。联系当时作者刚以“乌台诗案”中解脱出来被贬黄州的经历,学生们便可知道,“幽人”是在写自己,“孤鸿”也是作者自己。人似鸿,鸿似人,诗人自托为鸿以表达自己宁愿孤高自赏,也不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
把握艺术形象
艺术形象是指文本中呈现出的、具体的、感性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的审美理想、反映着特定时代社会性质的文学典型。在教学中,假如教师抛开了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先容,那么,艺术形象的浅析就是苍白无力的。如《范进中举》的主人公范进为什么会在中举后喜极而疯?这个形象具有怎样的典型性呢?在当时“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下,读书人大多把科举考试作为转变自己命运和家庭境况的唯一出路。清代的科举制度是比较完整严格的,它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科举的初步考试,须经过“童试”、“岁试”、“科试”,接下来是科举的正式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种。乡试考中就称为举人,举人就有资格做官了。天下的读书人很多,为什么都去挤一根独木桥呢?为什么非得走科举考试这条路呢?这其中固然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科举考试对读书人来说有极大的诱惑力,就像龙门一样,跃过了它,就转变了一生,社会地位、家庭境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范进以20岁开始一直考到54岁,朝思暮想的中举一旦变成现实,脆弱麻痹的神经就崩溃了,于是他“疯”了。透过这个人物形象学生看到了在科举制度运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读书人是怎样一年又一年跋涉在科考的漫漫征途上,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心灵、人格受到怎样的扭曲与戕害。
深入解读文本
以属性上说,阅读活动就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和交流。在阅读活动中,读者固然可以赋予文本各种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诠释,但文本毕竟是作者的精神产品,作者永远是文本最有权威的诠释者。不管读者如何精读他的作品,都难以获得与他同等的话语权。所以,要使双方的交流对话尽可能地处于同等地位,读者就必须要尽量多地掌握文章背景资料,尽量多地了解作者的经历、思想、创作风格,以通过与作者同等有效的对话来确定文本的作用和价值。《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一生保持着不折不挠的精神,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伟大思想。假如将其同他在《岳阳楼记》中体现的思想作对照,学生就会感受到范仲淹在言行上的一致,这篇文章的价值也就以这里彰显出来了。再以创作背景来看,据记载,当年范仲淹贬到邓州后,身体很不好。这时他接到昔日好友宗谅以岳州的来信,要他为重修的岳阳楼作一篇记。范仲淹为了激励遭到贬黜的朋友们,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身处逆境之中而不消沉,反而去激励别人,这就使得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更具有现实的震撼力。在此,范仲淹的人格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岳阳楼记》的价值也得到了提升。将创作者的情况教学论文和文章创作的背景适时地展现给学生,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而且会深化学生对创作者的理解。如此,学生就会自然地循着创作者的人生轨迹去挖掘作品的深厚内蕴,以而为作者定位,为作品定位。
激发探究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注重探究,要在探究中培养学生收集、浅析和判定信息的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不足的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去探究,首先要给学生创设探究的情境,确定探究的方向。作者及其创作背景的揭示有利于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中学语文教材中编选了多篇陶渊明的作品,其诗文在魏晋乃至中国古文史中都是独树一帜的,其清新简约的文风受到后代历代文人的推崇,这与他所处的时代、所生活的环境和所追求的理想有密切的联系。那么他的理想世界是什么样的呢?在向学生全面先容了陶渊明的生平、魏晋时的社会近况及文化背景之后,笔者让学生以“陶渊明的理想世界”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学生在阅读了《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饮酒》等多篇作品后,成功创作了《走进陶渊明的理想世界》的小论文。在这次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并没有将作者和创作背景作为一种有助于完成学习任务的可有可无的辅助性材料,而是积极主动地充分运用背景资料,深入细致地寻觅能够构建陶渊明理想世界的外因和内因。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